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慈善事業能夠解決人類的難題嗎?

慈善事業能夠解決人類的難題嗎?

慈善事業能夠解決人類的難題嗎?

今天,新聞報導常常圍繞著自然災害、貧窮、饑荒、疾病和環境危機等問題,但教人高興的是,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現慷慨好施的精神。有些富翁捐出數以億計的金錢支持一些高尚事業,這樣的消息有時候會成為新聞。此外,許多名人利用他們的知名度,籲請大眾關注一些嚴重的問題。即使家境並不富裕的人也做各種各樣的善事。然而,你慷慨捐輸的金錢,特別是以長遠而言,能夠為別人帶來多少幫助呢?

為什麼人們慷慨解囊?

在一些地方,捐輸的善舉似乎越來越普遍。一本書指出:「21世紀初,有更多的[慈善]機構在更多的國家擁有更多的資產,這種情況前所未有。」隨著有錢人的數目不斷增加,捐助慈善事業的風氣預計會延續下去。人們將有更多資財可作捐輸,富有的人也傾向在死後把更大部分的財產贈送給慈善機構。難怪英國的《經濟學家》週刊認為,「慈善事業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

上述現象之所以出現,其中一個原因是,各國政府沒有好好處理那些迫切的世界性問題。聯合國一名專責非洲愛滋病問題的特使認為,有越來越多的名人參與處理全球的健康問題,原因之一是「世上缺乏能起帶頭作用的政治力量」。喬爾·弗萊施曼在《慈善基金:美國的重大秘密——私人財富正怎樣改變世界》中指出,不論問題涉及貧窮、醫療、環境、教育還是社會正義,「政府和國際社會都沒有足夠的解決或改善措施」,對此富有的人尤其「越發不耐煩」。部分富有的慈善家渴望改善現狀,於是嘗試採用他們在商場上的成功方法。

慈善事業的力量

所謂「慈善事業的黃金時代」,在20世紀初也出現過。安德魯·卡內基和約翰·洛克菲勒爵士等商界巨子決定用自己的財富來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些慈善家看出,傳統的慈善團體儘管能夠餵飽飢餓的人和照顧患病的兒童,卻都只是治標不治本。他們覺得必需更有計劃地扶危濟困,於是設立了不同的機構和基金,去推動社會改革和資助各種研究工作,以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自那時以來,全球各地成立了數以萬計這樣的機構,當中有超過50家擁有逾十億美元的資產。

無可否認,這些慈善團體對社會作出了不少貢獻。他們興建了無數的學校、圖書館、醫院、公園和博物館,又推行提高農作物產量的計劃,讓貧乏地區的人獲得更多糧食。他們所資助的醫學研究協助提高醫療護理的水平,使黃熱病等病症在某些地區得以絕跡。

今天,人們懷著比以往更急切的心情,動用著比以往更多的資源來處理全球的問題。因此,在許多人看來,成功的機會也似乎高了。2006年,美國一名前總統對一群慈善家說:「私人捐款能夠大大造福普羅大眾,這樣說絕不誇張。」

然而,許多人卻對前景有所保留。環球醫療護理專家蘿莉·加勒特說:「也許有些人以為,既然有了這些錢,全球大部分的健康問題不久就可以解決。但他們可能想錯了。」為什麼?她舉出的理由包括:官僚作風導致資源浪費;貪污;各項計劃之間缺乏協調;越來越多的捐款人要求把捐款只用於指定的健康問題,例如愛滋病。

由於沒有好好協調人力和物力,加上金錢「大多被用於某些為人熟知的疾病之上,而非改善大眾的整體健康狀況」,因此加勒特覺得,「目前的慈善風氣恐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令問題變得更糟」。

單是金錢不足夠

不管背後有著多麼崇高的宗旨,任何慈善事業往往都只能達成有限的成就。為什麼呢?首先,金錢和優質的世俗教育都不能除去貪婪、仇恨、偏見、國家主義、部落主義或錯誤的宗教信仰。更何況,這些難題雖為人類加添痛苦,卻不是苦難的根源。聖經指出,事情涉及更深一層的因素。

其中一個因素是:人人生來就有罪,都是不完美的。(羅馬書3:23;5:12)由於身心不完美,我們很容易會有錯誤的想法和行為。創世記8:21指出:「人從小就心懷惡念」。千百萬人就向心中的惡念屈膝,結果做了不正當的性行為或濫用藥物,而這又導致了各種疾病的蔓延,包括愛滋病。(羅馬書1:26,27

人類苦難的第二個根由是,我們沒有能力好好統治自己。耶利米書10:23說,人「無法確定該走的方向」。正如上文提及,許多慈善組織沒有尋求政府的幫助,原因之一就是「世上缺乏能起帶頭作用的政治力量」。聖經指出,人類本該仰賴造物主的統治,而不是人類自己的統治。(以賽亞書33:22

聖經應許,造物主耶和華上帝會解決困擾世人的一切難題,為此他已經採取了一些重要的行動。

最偉大的慈善家

「慈善事業」這個詞組源於希臘語,意思是「對人類的愛」。沒有人比我們的創造主更加深愛人類。約翰福音3:16說:「上帝深愛世人,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好叫凡信從他的人都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不錯,為了幫助人類擺脫罪和死亡的牢牢轄制,耶和華付出的遠遠超過千萬金銀。他賜下自己寶貴的兒子作為「許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28)使徒彼得談及耶穌說:「他在木柱上親身擔負了我們的罪,好叫我們與罪隔絕,可以按正義而活。『因他所受的創傷,你們就得蒙醫治。』」(彼得前書2:24

此外,耶和華已採取行動去解決統治的問題。他建立了一個世界政府,稱為上帝的王國。這個在天上施行統治的政府會剪除所有惡人,最終為地球帶來和諧與寧謐。(詩篇37:10,11;但以理書2:44;7:13,14

上帝將會從根本入手,徹底消除人類的苦難。他將為人類帶來的福樂,遠勝於世上任何人或組織所能成就的事。因此,耶和華見證人沒有設立任何慈善機構,反之他們效法耶穌基督,將自己的時間和資財優先用來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路加福音4:43

[第21頁的附欄或圖片]

「上帝喜愛捐得快樂的人」

這句話來自聖經的哥林多後書9:7,耶和華見證人常常按照當中的原則行事。他們貢獻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財物去幫助別人的時候,會盡力聽從這個吩咐:「我們的愛,不要空口說白話,要有真誠的行動。」(約翰一書3:18

別人一旦需要幫助,例如在發生天災的時候,見證人都樂於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認為能夠在這方面付出自己的綿力是榮幸的事。舉例說,在颶風卡特里娜、麗塔和威爾瑪吹襲美國南部後,數以千計的見證人志願人員前往災區,參與救援和重建工作。在當地的賑濟委員會督導下,志願工人為受災的信徒修葺和重建了超過5600個房屋和90個王國聚會所。也就是說,見證人幾乎所有損毀了的物業,都獲得修葺或重建。

耶和華見證人沒有實行什一奉獻,也不以任何方式募捐。他們的工作完全由自願捐款維持。(馬太福音6:3,4;哥林多後書8:12

[第19頁的圖片]

金錢無法除去疾病和苦難的根源

[鳴謝]

© Chris de Bode/Panos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