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誰會餵飽全人類?

誰會餵飽全人類?

誰會餵飽全人類?

人類會著手保護生物多樣性而不是繼續破壞嗎?生物學家約翰·圖希認為,要停止破壞,就非「大大改變方針」不可。不過,他又表示,「除非人類改弦易轍,看出植物多樣性的益處,甘願破舊立新」,否則方針很難改變。

人類會改弦易轍,許多人覺得難以置信。對於圖希的評論,不少人持不同的看法。有些環境學家認為,人對生物多樣性的作用還是一知半解,一些科學家可能誇大了它的作用。儘管科學家就這個問題爭辯不休,但一些專家所發出的警告也許值得注意。這些專家看來憂心忡忡,除了因為生物失去多樣性,也因為看見人類貪得無厭、眼光短淺,害得生物紛紛絕種。以下是不同作家的評論。

「僅僅一百年前,千千萬萬的農民散布全球,各自保存種子,留作播種之用。……今天,大部分種子都是跨國公司培育出來,經過基因改造而取得專利,並且受知識產權保障的。……自然界的基因遺產很寶貴,說不定有一天可用來抵抗新的疫病或超級害蟲。可是,生物科技工業只顧追求短期的市場利益,不惜冒損毀自然界基因寶庫的危險。」——科學作家傑里米·里夫米。

「傳媒反覆傳達以下的信息:銷售市場、自由貿易和全球經濟至為重要。傳媒一旦受財團和大企業支配,這種經濟掛帥主義就好比宗教信條,很少受人質疑。」——遺傳學家戴維·鈴木。

作家肯尼·奧舒貝在《品種不同的種子是活寶貝》一書指出,發達國家口是心非。那些「政府和大企業悲嘆人類的『共同遺產』,生物基因的多樣性,快要面臨全球性的毀滅」,簡直虛偽得很。奧舒貝說發達國家帶頭使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主張種植單一作物,也在在破壞生物多樣性。

不管環保人士的憂慮合理不合理,你也許對地球的前景沒有多大信心。人類看來貪婪成性,那麼地球還能存留多久呢?許多人渴望找到出路,希望科學能救人脫險。

科技是我們的救藥嗎?

最近愛丁堡皇家學會對科學發展表示關注,說現今科學發展得太快,隨之而來的影響,科學家還沒有了解清楚就貿然冒險。戴維·鈴木說:「科學對自然界的理解不過是一丁點兒,而且零零碎碎。我們對地球各種生物的生理構造只是一知半解,對眾生怎樣互相聯繫、互相依存更一無所知。」

《科學》週刊說:「改造生物基因的風險和裨益目前還不能確定,也不是全部一樣。……從外地引進的物種,包括基因改造生物,究竟對生態會造成什麼影響,我們實在難以準確預測。」

所謂「科學發展」,其實是兩刃的劍,一方面對人有好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類愚昧無知,貪得無厭。(耶利米書10:23)比如說,綠色革命雖然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餵飽了千百萬人,但也使生物失去多樣性。何美雲博士說,由於廣泛使用農藥和昂貴的農業生產技術,最終從綠色革命得益的是「育種企業和第三世界的權貴,而吃虧的始終是平民百姓」。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因為以生物科技為本的農業生產日益擴展,成了大企業,未來的糧食供應也就越發有賴於科技。

可是,我們沒有必要因以上問題感到沮喪。老實說,這些問題只是顯明了一個根本問題。我們閱讀聖經,就能看出現今管理地球和天然資源的人是不完美的,我們不該對他們期望過高。今天人難免會經歷失敗和管理失當。因此,詩篇146:3勸戒我們說:「你們不要信賴權貴,不要倚靠世人,他們不能拯救你們。」可是,我們能夠全心信賴上帝。(箴言3:5,6)他不但願意,而且 能夠幫助我們。——以賽亞書40:25,26

大地將要生氣盎然

你翻修一所破舊房子之前,首先要做的可能是清除廢物。同樣,耶和華上帝將要鏟除地上的惡人。今天,許多人為了個人和公司的利益,不惜破壞地球,損毀天然資源,剝削別人,這些惡人也會遭受毀滅。(詩篇37:10,11;啟示錄11:18)另一方面,凡是愛戴上帝、竭力遵行他旨意的,耶和華都會保存他們的性命。——約翰一書2:15-17

然後,地球和地上眾生,包括順服的人類,都會受上帝所設立的政府管理。這個政府就是耶穌基督所統治的王國。(但以理書7:13,14;馬太福音6:10)在耶穌基督的英明統治下,大地會生產豐盛的糧食。詩篇72:16說:「地上必五穀豐登,山頂必出產豐盈。」不錯,到時人再也不會為糧食爭辯不休、憂心忡忡,反而會糧食豐足,身心康泰。

現行制度已陷入絕望的深淵,而且越陷越深,前景暗淡不明,信靠耶和華的人卻能指望在這個地球上享有光明的前途。這個希望是上帝「王國的好消息」的一部分。凡是希望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公平的,耶和華見證人都樂意向他們傳講這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我們既懷有這個確切的希望,又得著上帝仁愛的照顧,因此在今天也能「安然居住,得享安寧,不怕災禍」。——箴言1:33

[第10頁的圖片]

在上帝王國治下,人會糧食豐足,身心康泰

[第8頁的圖片鳴謝]

FAO Photo/K. Dunn

[第9頁的圖片鳴謝]

Tourism Authority of Thai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