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剖析地震

剖析地震

剖析地震

“我们总觉得地球安如泰山。地一震,我们就心慌意乱了。”——《活跃的地球》。

《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说:“以自然力量而言,地震的威力和破坏力可算数一数二。”这绝非言过其实。一次强烈地震释放的能量,可能比第一个原子弹释放的要强一万倍!更可怕的是,地震是不分昼夜、季节或气候,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科学家也许能预测哪儿 会发生强烈地震,却往往无法说出地震行将发生的精确时间。

地震是由地球表面以下的岩层移动所造成的。这种活动分分秒秒都在进行。如果地震波不怎样强,居民一般是感觉不到的,但地震仪仍能感应并记录下来。 *可是,岩层要是严重断裂或移动,地球表面就会强烈地震动起来了。

地壳运动无间,原因是什么呢?美国国家地震资讯中心说:“板块构造论提出合理的解释。这个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在地球学方面的传统想法。据目前所知,地球上有七大板块。这些板块又可细分为若干较小的板块。板块不断移动,速度从每年10毫米到130毫米不等。”据这个资讯中心说,大部分地震都发生于板块接壤的地带,百分之90的强烈地震很可能就在这几个地带发生。

地震震级及地震烈度

地震的严重程度可以从两方面去衡量:一、是地震震级,二、是地震烈度。20世纪30年代,查尔斯·里克特创制了里克特震级,来表示地震的威力。随着地震探测站数目日增,测量地震的方法推陈出新。例如,其中一个方法是计算震源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当然,地震震级不一定能反映地震造成的影响或破坏程度。1994年6月,玻利维亚北部发生8.2级的强烈地震,据报只有五人死亡。可是,中国唐山于1976年发生的8级地震,却夺去了数十万人的性命!

因此,跟地震震级相比,地震烈度,也就是地震对人命、财物、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更值得人关注。事实上,地震本身不一定会伤人害命。相反,墙壁倒塌、输油管或电缆折断、物体从天而降等一类事情,往往造成更大的伤亡。

地震学家的目标之一是,在地震发生前能预先发出警告。科学家正研究和开始一个数码系统,称为地震研究及监测高级系统。据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络报道,这个系统处理数据的速率更高,软件的效能更佳,使有关人员“能差不多马上就确定震央所在”。这样,当局也能赶快派人到灾区进行救援了。

要是能准确预测地震,让大家事前有所准备,可以减轻损失固然很好,能避免伤亡就更好了。说到底,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呢?地震频仍,灾民究竟是怎样熬过去的?我们又可以怎样从中借鉴?

[脚注]

^ 4段 地震仪是测定和记录地震的仪器,于1890年初次问世。今天,世界各地有超过4000个地震探测站。

[第5页的附栏]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地震频繁

程度 震级 每年平均数字

巨大 8级或以上 1次

极大 7-7.9级 18次

强烈 6-6.9级 120次

中等程度 5-5.9级 800次

轻度 4-4.9级 6200次*

轻微 3-3.9级 4万9000次*

极轻微 小于3.0级 2-3级:

每天约1000次

1-2级:

每天约8000次

* 估计数字

[鸣谢]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地震资讯中心By permission of USGS/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 USA

[第5页的图片鸣谢]

Seismogram on pages 4 and 5: Figure courtesy of the Berkeley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