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士師記經文選講

士師記經文選講

耶和華的話語是活的

士師記經文選講

當耶和華的子民叛逆不忠,轉而崇拜假神的時候,耶和華如何回應呢?要是他們三番五次背叛他,只在危難之時才向他求助又如何呢?耶和華還會解救他們嗎?士師記解答了這些重要的問題。士師記由先知撒母耳於公元前1100年左右寫成,記載了大約330年的歷史,從約書亞死後到以色列第一位君王登基為止。

士師記是上帝話語的一部分,充滿力量,對我們大有裨益。(希伯來書4:12)我們可以從其中所記載的激動人心的事跡了解上帝的品格。從中學到的教訓能加強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抓緊「真正的生命」——在上帝應許的新世界裡享有的永生。(提摩太前書6:12,19;彼得後書3:13)耶和華三番五次拯救他的子民,這預示將來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會施行更大的拯救。

士師記何以有益?

士師記1:1-3:6

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打敗迦南地的列王。之後,以色列各部族就在自己的產業定居下來。然而,以色列人並沒有逐出那地的居民。這個錯誤日後果真成了以色列人的網羅。

約書亞的日子以後,「有另一代人興起,不認識耶和華,也不知道他為以色列人所做的事」。(士師記2:10)此外,人們也開始和迦南人通婚,事奉他們的神。於是耶和華把以色列人交在敵人手中。可是每逢以色列人大受壓迫,就向耶和華上帝求救。士師記記述了耶和華在這種宗教、社會和政治的氛圍下,一次又一次興起士師,拯救他的子民。

經文問答:

1:2,4 為什麼要指定猶大部族率先去佔領分得的土地?一般來說,這個殊榮應該屬於雅各的長子呂便的部族。但雅各在臨終之前,預言呂便不會超越眾人,因為他喪失了長子權。西緬和利未則因自己的暴行,要分散在以色列境內。(創世記49:3-5,7)這樣,就輪到了雅各的第四個兒子猶大。西緬人跟猶大人一起上去,在猶大的廣大土地上得到了一些零星的土地。 *約書亞記19:9

1:6,7 為什麼要把戰敗的列王手腳的大拇指都砍去?手腳沒有大拇指的人顯然無法作戰。手沒有大拇指,士兵又怎能拿起刀槍和劍戟呢?腳沒有大拇指,也很難保持身體平衡。

經文教益:

2:10-12 我們要經常研讀聖經,「不要忘記」耶和華所做的一切。(詩篇103:2父母要諄諄教導兒女聖經的真理,讓他們記在心上。(申命記6:6-9

2:14,21,22 耶和華容許他的叛逆子民遭遇惡事,無非是為了懲戒他們,精煉他們,激勵他們回頭歸向他。

耶和華興起士師

士師記3:7-16:31

俄陀聶開創了士師的赫赫功績,結束了美索不達米亞王對以色列人長達八年的轄制;士師以笏有勇有謀,殺死了肥胖的摩押王伊磯倫;英勇的珊迦用一根趕牛的刺棒,獨自一人擊殺了600名非利士人;巴拉雖然裝備簡陋,卻憑著女先知底波拉的鼓勵和耶和華的支持,率領一萬人擊潰了西西拉的大軍;耶和華興起基甸,讓他和300個下屬打敗了米甸人。

通過耶弗他,耶和華拯救以色列人脫離亞捫人的手。陀拉、崖珥、以比讚、以倫和押頓也名列以色列12位士師之中。最後一個士師是跟非利士人周旋的參孫。

經文問答:

4:8 為什麼巴拉堅持要女先知底波拉和他一同上戰場?顯然,巴拉覺得只有他去迎戰西西拉的軍隊是不夠的。有女先知同行會使他的軍隊更加確信有上帝的指引,增強他們的信心。因此,巴拉堅持底波拉與他同行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因為有堅強的信心。

5:20 眾星怎樣為巴拉從天上爭戰?聖經沒有說明,眾星爭戰是指天使出力相助,是指西西拉的謀士推斷流星雨是惡兆,還是指西西拉占星預卜失準。然而,上帝肯定以某種方式加以干預。

7:1-3;8:10 為什麼耶和華說基甸的3萬2000人對抗敵軍的13萬5000人太多了?這是因為耶和華要讓基甸的部隊打勝這場仗,而又不想他們以為擊敗米甸人是全靠自己的力量。

11:30,31 耶弗他起誓時,是否想著以人為祭?耶弗他絕不會這麼想,因為摩西律法規定:「在你那裡,不可有人把兒女投進火中。」(申命記18:10)然而,耶弗他心中所想要獻做祭物的確實是人而不是動物,因為適用於獻祭的動物是不會養在家中的,以動物為祭也沒有任何特別之處。耶弗他知道從家裡出來迎接他的很有可能是他的女兒。總之,最先出來的人必須獻做「全燒祭」,即在聖所全心全意為耶和華服務。

經文教益:

3:10 能不能達到屬靈目標不是取決於人的智慧,而是取決於耶和華的靈。(詩篇127:1

3:21 以笏擅長使劍,而且勇敢無畏。我們也必須學會使用「聖靈的劍,就是上帝的話語」。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在傳道時放膽運用聖經。(以弗所書6:17;提摩太後書2:15

6:11-15;8:1-3,22,23 基甸的謙遜給我們三個重要的教訓:(1)如果我們有幸享有難得的服務機會,就該認真想想怎樣履行有關的職責,而不該沉醉於可能會得到的名聲和地位。(2)跟好爭吵的人相處時,表現謙遜是明智之舉。(3)我們為人謙遜,就不會貪圖虛榮。

6:17-22,36-40 我們也必須謹慎,「來自靈界的主張……不可盡信,倒要試驗這些來自靈界的主張,看看是不是源於上帝的」。(約翰一書4:1)新獲委任的基督徒長老打算給人勸告之前,如果要確定勸告是否完全基於聖經,明智之舉就是向更有經驗的長老請教。

6:25-27 基甸行事睿智,沒有不必要地激怒對頭。傳講好消息的時候,我們也必須小心,以免說話不慎,不必要地冒犯別人。

7:6 我們事奉耶和華,要像基甸的300名勇士一樣,有高度的警覺性。

9:8-15 行事高傲,貪圖虛榮,渴求權力是多麼愚蠢!

11:35-37 耶弗他的優良榜樣無疑有助於女兒培養堅強的信心和捨己的精神。今天,父母也可以在這方面為兒女樹立榜樣。

11:40 稱讚樂於為耶和華服務的人,能振奮人心。

13:8 在教導兒女的問題上,父母應該向耶和華禱告尋求指引,並跟從他的指導。(提摩太後書3:16

14:16,17;16:16 老是哭哭啼啼或者嘮嘮叨叨,會給人壓力,損害彼此的關係。(箴言19:13;21:19

以色列人的其他過犯

士師記17:1-21:25

士師記的後部分包含兩段重要的記載。頭一件事關係到一個叫米迦的人。他在家裡設立偶像,又雇了一個利未人做祭司。另一方面,但部族摧毀了拉億城(又叫利善,顯然在約書亞去世之前,但部族已攻佔了拉億)之後,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取名為但。(約書亞記19:47)他們用米迦的偶像和祭司,在但設立起另類的崇拜方式。

第二件事發生在約書亞去世後不久。基比亞的便雅憫城有些人集體淫辱了一名女子,結果便雅憫部族險些被滅絕,只有600名男子生還。然而,以色列全會眾作了適當的安排,讓便雅憫人得到了妻子。到大衛統治的時期,他們的人數已增加了不少,單是戰士就差不多有6萬人。(歷代志上7:6-11

經文問答:

17:6;21:25 如果「人人都習慣做自己看為對的事」,這會導致無政府狀態嗎?不一定,因為耶和華通過各樣安排給予子民充分的指引。他賜給他們律法和祭司,教導他們認識他的道。通過烏陵和土明,大祭司可以在重大的問題上求問耶和華。(出埃及記28:30)每個城還有長老向人提出忠告。如果以色列人充分利用這些安排,就能叫良心得到正確的指引。這樣,「做自己看為對的事」也會有好結果。相反,如果一個人無視律法,自行其是,以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就必定遭受惡果。

20:17-48 即使便雅憫人應該受到懲罰,為什麼耶和華還讓他們兩次擊敗其他部族?耶和華容許忠信的部族起初蒙受巨大的損失,是要看看他們有沒有決心根絕以色列的惡事。

經文教益:

19:14,15 基比亞人不願表現好客精神,表明他們在道德上有問題。聖經勸勉基督徒要「努力表現好客精神」。(羅馬書12:13

拯救將臨

不久,基督耶穌統治的上帝王國就會毀滅現今邪惡的世界,拯救正直無過的人。(箴言2:21,22;但以理書2:44)到時耶和華的仇敵都要滅亡,愛上帝的人卻會「如太陽高升,大有能力」。(士師記5:31)讓我們應用從士師記學到的教訓,證明自己是愛耶和華的人。

士師記多次闡明一條基本的真理:服從耶和華就必蒙厚福,不服從則會遭受惡果。(申命記11:26-28)「衷心服從」上帝啟示給我們的旨意的確至為重要!(羅馬書6:17;約翰一書2:17

[腳注]

^ 5段 利未部族在應許之地沒有承受任何產業,只有48座城分散在以色列境內。

[第25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救他們脫離搶掠的人的手。」——士師記2:16

士師

1.俄陀聶(瑪拿西部族)

2.以笏(猶大部族)

3.珊迦(猶大部族)

4.巴拉(拿弗他利部族)

5.基甸(以薩迦部族)

6.陀拉(瑪拿西部族)

7.崖珥(瑪拿西部族)

8.耶弗他(迦得部族)

9.以比讚(亞設部族)

10.以倫(西布倫部族)

11.押頓(以法蓮部族)

12.參孫(猶大部族)

瑪拿西

拿弗他利

亞設

西布倫

以薩迦

瑪拿西

迦得

以法蓮

便雅憫

呂便

猶大

[第26頁的圖片]

巴拉堅持要底波拉一同上陣,你從中學到什麼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