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成功應付困難——第一篇

成功應付困難——第一篇

成功應付困難——第一篇

正如這期《警醒!》特刊指出,即使家庭幸福的人有時也會遇上困難。我們不該感到驚奇,因為我們正生活在聖經所說「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提摩太後書3:1)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遇上一些難題。

請留意,有些人的家庭之所以美滿幸福,不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上事事順利,沒有難題,而是他們就像耶穌所說的,「自覺有屬靈需要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3)所以,儘管 人在生活上面對種種難題,但如果一家人都按照聖經原則生活,滿足自己的屬靈需要,就會找到使家庭幸福的好方法。看看以下三個例子。

照顧有身心障礙的孩子聖經吩咐基督徒必須照顧家人,這也包括照顧有特別需要的家人,經文這樣說:「人不照顧親屬,尤其是不照顧自己家裡的人,其實就等於否認信仰,比不信的人更不好。」(提摩太前書5:8

第15頁刊登了維克托的經歷。維克托住在南非,他講述自己和妻子四十多年來怎樣照顧有身心障礙的兒子。

我被別人收養即使一個人被親生父母遺棄,應用聖經的原則也可以幫助他對事情有平衡的看法,建立自信和自尊。沒錯,聖經說耶和華上帝是會「幫助孤兒」的。(詩篇10:14

第16頁刊登了肯雅塔的經歷,這個年輕的女子住在美國,由於從沒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所以感到很自卑、很難過,她講述自己怎樣學會應付這些負面情緒。

應付喪親之痛爸爸或媽媽去世使人很悲傷,這種感受揮之不去,難以消除。這時聖經就可以對人大有幫助,因為聖經的作者耶和華是「賜一切安慰的上帝」。(哥林多後書1:3

第17頁刊登了安琪拉的經歷。年輕的安琪拉住在澳大利亞,她講述由於自己跟上帝有親密的關係,所以可以幫助她應付喪親之痛。

每個家庭都要面對不同的挑戰。以下三個例子表明,人要是在生活上應用聖經原則,就會找到成功應付困難的好方法。

[第15頁的附欄或圖片]

照顧有身心障礙的孩子

南非的維克托·梅恩斯自述

「安德魯從小就需要我們幫他穿衣服,替他洗澡,有時還要餵他吃東西,現在他已經44歲了。」

安德魯滿一歲之後,還不會走路,我們就擔心他是不是有點不正常。大約這時候,有一天,他突然痙攣,我們立即把他送到醫院去。醫生診斷他患了癲癇症。但醫生認為安德魯還有其他健康問題,於是安排他接受更多測試,發現他腦部受損,結果證實他有智障。

我們嘗試過很多療法,最後找到一種療法可以控制安德魯痙攣的情況。有一段時間,他要吃四種藥,一天吃三次。不過,藥物並不能治療他的智障。雖然安德魯現在44歲,但智商只相當於一個五六歲的孩子。

醫生建議我們把安德魯送到照顧殘疾人士的中心,不過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照顧他,所以就決定讓他住在家裡,儘管這樣做會遇到不少挑戰。

於是,我們全家人就一起分擔照顧安德魯的工作。我們還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跟我們一起住,他們給我們很大的幫助,令我們感到很欣慰。此外,我們是耶和華見證人,會眾的弟兄姊妹也給我們很大的支持。有時候,他們會給我們做飯,幫我們照顧安德魯,讓我們可以去傳道或處理其他事情。

我們常常想起以賽亞書33:24的話,這節經文說上帝應許有一天「居民必不說:『我有病。』」我們深信上帝必定會實現這個應許。在新世界裡,所有疾病都會消失。(彼得後書3:13)我們很盼望這一天來到,屆時安德魯就會恢復健康。現在,我們也對耶穌的話滿懷信心,耶穌說如果人努力先追求上帝的王國,上帝就會賜給他生活所需。(馬太福音6:33)我們發覺上帝真的照顧我們,使我們在生活上從來沒有缺乏。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裡照顧患病的親人。但對於那些正在照顧殘疾孩子的家庭,我想提出幾點建議:首先,要經常懇切禱告。(彼得前書5:6,7)第二,要加倍關心和愛護孩子。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他們也可以學習愛戴耶和華上帝。(以弗所書6:4)第三,不要獨力照顧有病的親人,要讓家人幫你分擔工作。第四,家始終是最溫暖的,孩子在家裡 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顧,感受到家人的愛。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而我們從來沒有後悔自己照顧安德魯。對我來說,安德魯是最可愛的孩子,雖然他已經長大,還是很值得人疼愛。

[第16頁的附欄或圖片]

我被別人收養

美國的肯雅塔·揚自述

「我覺得如果我有個繼父或繼母,至少我還知道自己有一個親生的爸爸或媽媽,但我是被人收養的,根本不知道誰是我的親生父母,我長得像誰,我都不知道。」

我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爸爸是誰,也沒見過親生媽媽,她懷著我的時候,又酗酒又吸毒。我出生後由一個寄養家庭照顧,之後又換了好幾個家庭,最後快兩歲時就被人收養了。

我的養父說,一個社工把我的照片給他看,他就想要收養我,而我一見到新媽媽就很喜歡她。當時我告訴她,「你是我媽媽,我要跟你回家」。

我記得小時候,我很害怕自己要是一做錯事就會馬上被送回寄養家庭。我也覺得自己不可以發脾氣。還有,小朋友有時都會生病,但我覺得自己連生病也不可以。我會盡量小心,不讓自己感冒。我爸媽為了使我放心,常常對我說,他們非常愛我,一定不會拋棄我。

雖然現在我已經長大,但仍然感到很自卑,總覺得自己比不上那些有親生父母的孩子。每當我接受現實,不那麼自卑時,就會有人對我說:「你爸媽心地這麼好,這麼願意收養你,你應該很感激他們!」我當然 感激他們!不過別人這麼說就讓我覺得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好,養父養母才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來愛我。

我也許永遠都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親生爸爸是誰,但要接受這個事實真的不容易。有時候,我覺得如果親生媽媽願意戒酒戒毒,我就不需要被人收養,可以跟媽媽一起生活了。可是親媽媽一點也沒有為我著想,這實在令我太傷心了。有時候我又很同情她。我經常這麼想,如果我有機會見到她,就會告訴她,我現在過得很好,她不用因拋棄我而感到內疚。

我的養父養母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給我最好的禮物就是教導我認識聖經。每當我看詩篇27:10時,都會感到安慰,經文說:「就算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也必收留我。」這句話對我來說很真實。其實被人收養也讓我學到一些事,比如說,我很有興趣聽別人談談他們的事,這可能是因為我沒有機會認識自己的親生家人。我也很關心別人,這對基督徒的傳道工作非常重要。由於我是個耶和華見證人,並且能夠跟別人談論聖經,這使我活得有意義、有自尊。我不開心的時候就會出去傳道,當教導別人聖經時,我可以明白他們的感受。我發覺,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第17頁的附欄或圖片]

應付喪親之痛

「爸爸去世後,我感到很失落、很迷惘。在我心目中,他什麼都知道,也能為我解決生活上的任何難題,但現在他走了。」

澳大利亞的安琪拉·拉特格斯自述

十年前,我十幾歲的時候,爸爸去世了。他去世前六個月動了手術,當他還在恢復室時,醫生來跟我們說,他已經盡了人事,再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爸爸了。媽媽聽了就很悲傷,追問醫生,想多了解爸爸的情況,哥哥當場暈倒,而我既傷心又難過,不知怎樣做才好。之後,再過六個月,爸爸就走了。

有一段時間,我的情緒很波動,心情很複雜。雖然我希望朋友可以明白我的感受,但又不想他們可憐我,於是就將自己的感覺隱藏起來。另一方面,我以為跟他們結伴,擺出一副開心的樣子,他們也許會以為我的心情已稍為平復,生活已大既回復正常,但事實並非如此。回想那段痛苦的日子,我的行為一定使我的朋友不好受!

爸爸死後,我有沒有責怪自己呢?當然有!我多麼希望自己在他生前多擁抱他,多陪伴他,多對他說:「我愛你!」。無論我告訴自己多少次:「爸爸不想看你這樣責怪自己」,我還是感到很內疚。

我是一個耶和華見證人,聖經提出的復活希望給我很大的安慰。(約翰福音5:28,29)我會這樣想:爸爸只是外出遠行了,雖然我們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回來,但有一天他是會回來的。爸爸去世時,有些人曾對我說,「到死者復生的時候,你會再次見到你爸爸的」。可是,當時他們的話並不能安慰我,因為「我想要馬上就見到爸爸!」不過,一想到爸爸好像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我的感覺就好一點。這個比喻讓我想到復活的安排,有一天會再見到爸爸,我這樣想就會覺得好一點。

基督徒的弟兄姊妹一直都扶持我。我記得有一個弟兄曾對我說,他對我爸爸的死感到很難過,不知道怎樣跟我談這件事,但他常常都想到我和我的家人。我牢記著他的話。有時候我覺得弟兄姊妹好像忘記了我爸爸,但想起這個弟兄的話卻使我可以想開一點,我明白即使別人沒有提起爸爸,沒有說些鼓勵的話,他們也沒有忘記我和我的家人,知道這一點給我很大的安慰!

爸爸去世後四個月,媽媽開始用更多時間傳道。我看出,最令她感到開心的就是可以跟人談論聖經,於是我也跟她一起傳道。我發覺幫助別人原來對自己也大有幫助,因為可以使我暫時忘記自己的悲傷,也可以使我對耶和華的話語和他的應許懷有堅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