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自殺——不易察覺的流行病

自殺——不易察覺的流行病

自殺——不易察覺的流行病

約翰和瑪麗 *將屆六十,住的是美國農村的小屋子。約翰患了肺氣腫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時日無多。瑪麗實在無法想像沒有約翰的日子會怎麼過,她看見約翰日漸虛弱,不斷喘氣,她受不住這樣的折騰。瑪麗自己的身體也不好,許多年來一直受抑鬱症困擾。約翰最近有點不安,因為瑪麗常常談到要自殺。抗抑鬱藥和其他藥物令她的頭腦越來越混亂。她說她受不了孤苦伶仃的日子。

他們的家裡四處都是藥物,有心臟病藥,有抗抑鬱藥,也有鎮靜劑。有一天大清早,瑪麗走進廚房,開始不停地吃藥,直到約翰找到她,把藥搶過來才停止。約翰看見她休克過去,就打電話召喚救護車。他禱告,希望能及時救回瑪麗。

統計數字揭露什麼?

近年來有許多書刊、文章出版,紛紛探討青少年自殺數字不斷上升的問題。這樣的探討無疑十分適切。看見一個個充滿朝氣、前途無限的青年白白斷送生命,試問有什麼會比這樣的悲劇更令人心痛惋惜?不過報章的大字標題卻忽略了一件事實,就是在大部分國家,自殺率是跟年齡成正比的。正如本頁附欄顯示,無論某個國家的整體自殺率是高是低,該國的自殺率仍然跟年齡成正比。只要你看看這些數字,你就會發現這種隱性的流行病已經蔓延全世界了。

1996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報告指出,65歲或以上美國人自殺數字由1980年算起劇增了百分之36。這樣的升幅部分成因是美國老人數目增加,但不只這樣。在1996年,65歲以上老人實際自殺率上升了百分之9,是40年來首次升上這個百分比。反觀美國老人因受傷致死的數字,只有不慎跌倒和汽車意外這兩項有上升趨勢。這些統計數字雖然駭人聽聞,卻其實還不能夠反映實況。《自殺行為研究手冊》評論說:「根據死亡證而作出的自殺統計數字很可能跟實際數字相距很大。」同一本書也指出,有人估計真確的自殺數字是發布的統計數字的兩倍。

結果呢?結果表明美國正受長者自殺這場全球隱性流行病所苦,許多其他國家也一樣。自殺問題的專家赫伯特·亨丁醫生指出:「儘管事實證明美國的自殺率跟年齡成正比,而且上升幅度持續而顯著,但老人自殺問題卻仍然得不到公眾的關注。」為什麼呢?他提出部分問題出在老人自殺率一直偏高,「在青少年自殺率同時急遽上升的情況下,老人自殺問題就引不起公眾注意了」。

自殺的死亡率高得可怕

這些統計數字雖然駭人聽聞,卻不過是一組冷冰冰的數字而已。數字不能如實地反映痛失親愛伴侶的寂寞、失去獨立能力的無奈、長期抑鬱的空虛和自知身患不治之症的絕望。年輕人試圖自殺,也許是因為面對短暫的問題而反應過激,可悲的是,老人遇到的問題卻是長久而無法解決的。結果他們尋短見的時候比年輕人決心更大,由於去意已決,十有八九都是「回天乏術」的。

在《美國自殺行為》一書中亨丁醫生說:「老人自殺不單明顯地比較流行,而且從自殺行為本身來看,老人自殺和青少年人自殺也是不同的。……特別在自殺不遂和自殺致死的比例方面,老人自殺跟其他人的自殺有顯著分別。自殺不遂和自殺致死的比例以整體人口而言估計是10比1,青年人(15-24歲)的比例估計是100比1,55歲以上長者的比例估計是1比1。」

這些統計數字實在值得人深思!年華漸逝、精力枯竭、病痛煎熬,老人的處境實在教人心痛!難怪這麼多老人自尋短見。不過,即使情況惡劣至極,他們還是大有理由珍惜生命。請繼續看看文章開始的時候提到的瑪麗。

[腳注]

^ 2段 名字經過刪改。

[第3頁的附欄]

每十萬人口中的自殺數字統計(以年齡和性別分組)

男/女 15到24歲

8.0/2.5 阿根廷

4.0/0.8 希臘

19.2/3.8 匈牙利

10.1/4.4 日本

7.6/2.0 墨西哥

53.7/9.8 俄羅斯

23.4/3.7 美國

男/女 75歲或以上

55.4/8.3 阿根廷

17.4/1.6 希臘

168.9/60.0 匈牙利

51.8/37.0 日本

18.8/1.0 墨西哥

93.9/34.8 俄羅斯

50.7/5.6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