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世聞點滴

世聞點滴

世聞點滴

英國人紛紛改變宗教

《星期日電訊報》報導,每星期約有一千個英國人改變宗教,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聖公會教徒歸信羅馬天主教,天主教徒也歸信聖公會。猶太教徒皈依佛教,伊斯蘭教徒改信聖公會,天主教徒成為猶太教徒。」最多人改信的是伊斯蘭教、佛教、新時代運動和異教信仰。英格蘭德比大學的艾哈邁德·安德魯斯博士也改變了信仰,他說:「英國有五千至一萬名歸信伊斯蘭教的白人信徒,我認識一些這樣的人,其中大部分曾是天主教徒。」在歸信佛教的人中,百分之10至30以前是猶太教徒。在英國聖公會決定任命女牧師後,聖公會信徒改信天主教的人數達到頂峰。拉比喬納森·羅曼說:「人們在靈性上十分空虛,所以到別的宗教去尋找滿足。」

生活方式與癌症

據倫敦《衛報》報導,「一份對九萬名孿生子所作的研究顯示,導致癌症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居住的環境、所做的和遭遇到的事,而不是先天因素」。這個研究,是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保羅·利興施泰因博士帶領的研究小組作的。他說:「環境因素比遺傳因素更重要。」科學家認為,百分之35的癌症是由吸煙引起的,另外的百分之30則與日常飲食有關。遺傳是導致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和乳癌的原因之一,然而,在英國牛津大學皇家癌症研究基金會任職的蒂姆·凱博士有以下的勸告:「就是你的……家族中有人曾經患上[癌症],你生活的方式仍然是個重要因素。不要抽煙,小心飲食。這兩樣對你的健康影響很大。」

用用腦袋

《溫哥華太陽報》這樣說:「只要我們不斷鍛鍊腦袋,就可以終生保持腦筋靈活。」在美國俄亥俄州西里瑟夫大學醫學院任職的阿米爾·索阿斯醫生說:「要閱讀、閱讀和閱讀。」隨著你年紀日增,如果不想智力消減,就該挑選一些要動腦筋的愛好,學習一種樂器或一種新語言,又或者參與一些能激發思考的討論。正如索阿斯醫生所說,「任何可以刺激腦袋思考的事情都行」。他也鼓勵人少看電視,說:「人看電視的時候,他們的腦袋會變得不活躍。」《太陽報》說,要腦袋健康,還需要有健康的動脈把氧氣輸送到腦袋去。所以,經常運動和飲食均衡,不單有助防止心臟病和糖尿病,也對腦袋有益。

「不忘故友」的大象

《新科學家》週刊報導,「大象不會,甚至永遠不會忘記牠們的朋友」。卡倫·麥庫姆博士在英國薩塞克斯大學任職,她在研究肯尼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的雌性非洲大象時,錄下了牠們發出的低音「通信叫聲」,並留意哪些大象經常聚在一起,哪些是外來者。然後她向27個大象家族重放錄下的叫聲,再研究牠們的反應。她發現大象如果聽到熟悉的叫聲,就會立刻答腔。但如果牠們對發出叫聲的那頭大象只是稍稍認識,牠們就只會靜聽而不回應。假使聽到的是一把陌生的聲音,牠們就會變得激動,並擺出自衛的姿態。文章又說:「牠們可以憑著叫聲,認出至少來自14個其他大象家族的成員,換句話說,每頭大象都可以記得大約100頭其他成年大象。」大象可能也認得人類。英國布里斯托爾動物園的哺乳動物部主管約翰·帕特里奇說,他曾經跟一頭亞洲大象共事了18年,後來他到了另一個部門工作,三年後他再次返回這個部門時,那頭大象還認得他。

使用高科技的毒品走私犯

以往哥倫比亞的毒品走私犯把毒品藏在客機或船上。然而,最近當局發現走私犯正在製造一艘高科技潛艇,因而十分訝異。潛艇有兩層船殼,直徑超過3米,可運載200噸可卡因。《紐約時報》報導,有一些住在一座倉庫附近的居民覺得倉庫有可疑,於是帶警察到倉庫那裡看看。那座倉庫「位於波哥大市外、安第斯山脈2300米的地方,離開任何一個港口都有300公里之遙」。「那艘30米長的潛艇可越洋過海,在到了邁阿密或其他沿岸城市對開的海域時才冒出水面,然後秘密地卸下毒品。」雖然沒有人當場被捕,但當局相信有分參與製造潛艇的人,應該是一些俄羅斯和美國的罪犯,其中包括一個熟練的潛艇工程師。官員說,走私者可以把潛艇一分為三,然後用半拖車將每個組件分開運到太平洋的岸邊。毒品走私犯為了輸出毒品而施展渾身解數,令官員驚嘆不已。

解武帶動物茁壯繁衍

《華爾街日報》報導,「當韓戰在1953年結束時,交戰雙方設立了一個解武帶(解除武裝地帶)。自那時以來,由於保安嚴密,在解武帶和附近的地區,自然環境大致上沒有受到干擾」。「經濟發展破壞了兩韓其餘土地的自然環境,與此同時,兩國邊境成為朝鮮半島最重要的動物庇護地帶。」一些稀有、瀕危的鳥類和動物都在解武帶棲居。有人相信,那兒甚至有老虎和豹。最近南北韓雙方謀求和解,環保人士擔心以後不再有解武帶,這個「動物避難所」也會隨之消失。因此,他們請求設立一個「跨境的『和平公園』」,以保護當地的野生生物,並讓兩國境內的動物可以自由交配。這份報章又說:「環保人士相信,和平或許可以讓兩國的動物團聚。情形就像在南北韓關係緩和後,兩國人民得以跟長期分隔兩地的家人重聚一樣。這個信念令環保人士十分鼓舞。」

充滿壓力的午休

倫敦《經濟時報》報導,「在崇尚男子進取精神的英國,只有弱者才把時間花在午膳上。工作至上的雇員寧可在辦公桌前吃三明治,也不好好的用一頓午飯」。一份新近的研究顯示,一般英國人現在只有36分鐘的「午膳時間」。據一些醫學界的專業人士說,午休可以紓緩壓力。然而,有一些雇主在午膳時間舉行會議,使雇員毫無休息可言。以上的報告,是由數據監察這個研究機構編寫的。這個機構有這樣的評論:「人們要求雇員增加生產力,並認為一寸光陰一寸金。由於要在這樣的社會中浮沉,對很多人來說,在午休時要停下來吃飯,實在麻煩得很。」數據監察的分析員薩拉·努內補充說:「我們正於全球的市場中與人競爭。所以再也不能說:『我遲一點才做。』現在就得把工作做妥。」

墨西哥煙癮之患

墨西哥最近進行了一個預防染上及控制煙癮的計劃。在這個計劃的一個部分中,國家衛生局局長若澤·安東尼奧·岡薩雷斯·費爾南德斯留意到百分之27.7的墨西哥人有吸煙習慣。令人最為關注的,就是在吸煙的人中,約有一百萬的年齡介於12至17歲。岡薩雷斯也發現,每天估計有122個墨西哥人的死亡跟吸煙習慣有關。他慨嘆「這個習慣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高昂代價,令人損失生命中有用的歲月,……並因為周遭的人吸煙,我們間接也身受其害」。

填補屬靈需要

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主張自我改進的精神導師越來越受歡迎,而「這正跟人們逐漸遠離有組織宗教的趨勢不謀而合」。這些精神導師提倡肯定自我、思想積極和爭取個人成就。這份報章又說:「人們對精神世界的事物興趣盎然,卻對傳統宗教興趣日減。」研究顯示,雖然加拿大有百分之80的人說自己相信上帝,但在宣稱信仰基督教的人中,有百分之22視個人信念比任何教會的教導更重要。《環球郵報》的報告認為,自我改進所提供的精神上的滿足「能幫助人重新抖擻精神,繼續追求個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