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死亡真是最終的結局嗎?

死亡真是最終的結局嗎?

死亡真是最終的結局嗎?

人死後的情況究竟怎樣?恐怕沒有什麼比這個問題更持久地困擾人類了。幾千年來,各個文明的智者都用心地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人類的哲學思想和科學研究所產生的,是許多淆亂而冗雜的理論和謎團。

聖經的教誨又怎樣?有些人可能會說,在關於死亡和來生的問題上,聖經一樣叫人稀里糊塗。但是為公平起見,我們必須指出,聖經的教誨本來澄澈明淨,是許多宗教用謬誤和傳說將這一池清水攪得渾濁起來。如果你拋開傳統和神話去考察聖經真正的內容,就會發現其中有關死亡的教誨既合情合理,又予人希望。

你從哪裡來?

就拿上一篇文章引用的所羅門王的話來說吧。那幾段經文清楚說明,人也好,動物也好,死去了都一無所知。聖經透露,死去的人不再有任何活動,毫無知覺,沒有感情,也沒有思想。(傳道書9:5,6,10

難以置信嗎?想想看:人在生命開始之前,處於什麼狀態呢?在你父母的微小細胞結合成為你這個人之前,你在哪裡呢?如果人有一個看不見的部分在人死後繼續存在,那麼在你受孕以前,這個部分在哪裡呢?事實是,你根本沒有前生,也沒有任何相關的記憶。你在受孕之前,根本就不存在。就這麼簡單。

合乎邏輯的結論是,在我們死後,我們的意識回復到我們有生命之前的相同狀態。上帝在亞當反叛之後就是這樣告訴他的:「你既是塵土,就要歸回塵土。」(創世記3:19)在這個問題上,人跟動物沒有差別。正如聖經所說:「人並不比獸優越」。(傳道書3:19,20

這是否意味著,人只是活在世上短短幾十年,然後就永遠歸於無有呢?還是說死去的人仍有希望呢?請考慮下面的問題。

與生俱來的渴望

差不多人人都會覺得,死亡是個沉重的話題。至於討論自己的死,大多數人更是避之惟恐不及,甚至連想都不願去想。另一方面,人們天天受到死亡話題的狂轟濫炸——電視電影肆無忌憚地描繪各種各樣的死亡方式,大眾傳媒也連篇累牘地報導死亡的真人真事。

結果,在不少人眼中,陌生的人死去是無關痛癢的,反正現實生活就是這樣嘛。但是,如果快要死去的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或是我們自己,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是因為人人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渴望,想要一直活下去。此外,我們對於時間的流逝特別敏感,也能理解永恆的概念。所羅門王寫道,上帝「把永恆的意識放在世人心裡」。(傳道書3:11)一般說來,我們想讓自己的生命無限期地延續下去。沒有跡象顯示,動物有相同的渴望。牠們沒有未來的意識。

無窮的潛力

人類不僅渴望永遠活下去,也有潛力永保活力和創造力。人類學習的能力看來是沒有止境的。據說在複雜性和適應性方面,自然界中沒有什麼可以跟人腦相提並論。我們跟動物不同,我們的頭腦富有創造性,能夠推理,能夠理解抽象的概念。科學家們對於人腦的潛力,還只是略知皮毛而已。

我們年老之後這些潛力大都還在。神經系統科學家最近了解到,大多數人腦功能不會受到衰老過程的損害。富蘭克林學院科學創新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解釋說:「人腦具有持續不斷地適應及重建神經聯繫的功能。即使人到老年,大腦仍能產生新的神經元。嚴重的腦力衰退通常是由疾病引致的。年老之後記憶喪失,或者身體協調能力下降,其實是缺乏體力和腦力活動、大腦刺激減少的結果。」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保持思維活躍,並且不再生病,我們的大腦就能無限期地繼續工作下去。脫氧核糖核酸(DNA)物理結構的發現者之一、分子生物學家詹姆斯·沃森說:「我們發現,人腦是全宇宙最複雜的東西。」神經系統科學家傑拉爾德·埃德爾曼在他發表的一本書中解釋:「就算只有火柴頭大小的腦組織,也包含了大約十億個神經聯繫,這些神經聯繫之間的組合方式之多、數目之大超乎想像,大約是10後面跟著幾百萬個零。」

人類擁有如此潛力無窮的大腦,卻只能活上短短的幾十年,這合乎邏輯嗎?這就好比使用一個動力強大的火車頭,拖著長長的一串運貨車廂,卻只是將一粒沙土運送到幾厘米之外的地方去,實在是荒謬之極!那麼,人類究竟為什麼擁有如此巨大的創造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呢?有沒有可能,人本來是不會像動物那樣死去的呢?有沒有可能,人被造出來就是要永遠活下去的呢?

賜生命的上帝

既然我們天生就渴望永遠活下去,既然我們擁有難以估量的學習能力,合乎邏輯的結論就是:人類是被設計成會長久活下去,壽命遠遠超過七八十年。這又引出另一個結論:必然有一位設計者,一個創造者,必然有上帝。物質宇宙永恆不變的法則和地球上錯綜複雜的生命都是鐵證,必然有一位創造者。

如果上帝把我們造成擁有永遠活下去的能力,我們又為什麼會死呢?死後到底情形怎樣?上帝的旨意是要將死人復活嗎?顯然,一個智慧超卓、充滿力量的上帝會給我們提供這些問題的答案,而且他已經這樣做了。請看:

死亡不是上帝對人類的最初旨意。聖經中第一次提到死亡時就表明,最初上帝並沒有定意讓人類死去。根據聖經創世記的記載,上帝吩咐第一對人類亞當和夏娃不可吃某棵樹上的果子,這個小小的考驗讓他們有機會表明對上帝的愛和忠貞。上帝說:「你吃了,當天你就一定死。」(創世記2:17)亞當夏娃本不會死,除非他們違背了上帝的命令,也就是沒有通過考驗。聖經記載透露,他們既然反叛上帝,最終還是死去了。就這樣,人類始祖變得不完美,死亡於是臨到人類家庭的每個成員。

聖經將死亡比作睡覺。聖經談到人「在死裡沉睡」。(詩篇13:3)耶穌在復活好友拉撒路之前向使徒解釋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現在我要去叫醒他。」耶穌的確叫醒了他!聖經說,當耶穌呼喚拉撒路的名字時,「那死了的人[拉撒路]就[從紀念墓裡]出來」,再次活著了!(約翰福音11:11,38-44

耶穌為何把死亡比作睡覺呢?因為睡著的人是不活動的。人在沉睡時,既意識不到周圍發生的事,也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既感覺不到痛苦,也沒有受到折磨。同樣,死去的人不再有任何活動,也沒有意識。不僅如此,人要是睡著了,總能醒過來。聖經告訴我們,死去的人也有同樣的希望。

創造者親自應許說:「我要救贖他們脫離墳墓[人類共同的、抽象的墳墓]的魔掌,解救他們脫離死亡。死亡啊,你的刺在哪裡呢?墳墓啊,你的破壞力在哪裡呢?」(何西阿書13:14)另一個聖經預言也提到,上帝「必永遠吞滅死亡。至高主宰耶和華要擦去所有人臉上的眼淚」。(以賽亞書25:8)死去的人得以恢復生命,這個過程聖經稱之為復活。

復活過來的人會在哪裡生活呢?上文已經討論過,人類天生就渴望永遠活下去。你希望在哪裡繼續活下去呢?有些宗教的教義說,人死後就會跟彌漫宇宙的抽象生命力融合為一,以這種方式繼續活下去,你對這種前景滿意嗎?你願意以另一個人的面目活下去,完全不記得自己曾經是怎樣的一個人,有過怎樣的生活嗎?你想不想來生變成一個動物或者一棵樹?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你真的願意生活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空間裡,沒有人類存在,沒有你熟悉的任何人間樂趣嗎?

在理想的環境下,有誰不願意生活在一個樂園般的地球上呢?這就是聖經為我們提供的希望。上帝創造地球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要讓地球上布滿愛他、事奉他的人,他們會永遠幸福地生活在大地上。正如聖經說:「義人必得著大地,永遠在地上安居。」(詩篇37:29;以賽亞書45:18;65:21-24

復活什麼時候開始?既然聖經將死亡比作沉睡,這就意味著復活一般不會在人死後立即發生。在死亡和復活之間會有一段「長眠」時間。在聖經裡,一個名叫約伯的男子問道:「人死了能再活嗎?」然後他回答說:「我[會在墳墓]一直等待,直到紓解來臨。到時[上帝]呼喚我,我就回答。」(約伯記14:14,15)當死去的人與親朋好友重新團聚時,會是多麼歡喜雀躍的場合!

不必過度恐懼

誠然,聖經提出的希望不可能除去所有關於死亡的恐懼。死亡常常伴隨著巨大的痛苦,為此擔憂恐懼是正常的反應。害怕失去親人朋友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擔心自己的死會給親人朋友帶來悲傷的後果,這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我們從聖經得知人死後的真實情況,就能驅除對死亡的病態恐懼了。沒有必要擔憂死後在烈火熊熊的地獄受邪靈折磨;沒有必要懼怕陰森的幽冥地府,懼怕永遠飄搖不定的亡魂;也沒有必要害怕人類的未來不過是永遠歸於無有。為什麼呢?因為上帝擁有無限的記憶力,他應許會把留在他記憶中的所有死者都復活過來,讓他們生活在地球上。聖經提出保證:「上帝是拯救我們的上帝;人能脫離死亡,全靠至高的主宰耶和華。」(詩篇68:20

[第5頁的精選語句]

「你既是塵土,就要歸回塵土。」——創世記3:19

[第6頁的精選語句]

「[上帝]把永恆的意識放在世人心裡」。——傳道書3:11

[第8頁的附欄或圖片]

解答有關死亡的疑問

這幾篇文章沒有解答跟死亡和復活有關的所有問題,可是,很多人跟耶和華見證人仔細研讀聖經之後,都找到其餘問題的答案,我們鼓勵你也這樣做。聖經能夠為你解答許許多多的問題,例如以下這幾個:

▪ 聖經說的「地獄」和「火湖」,所指的是什麼?

▪ 如果沒有烈火熊熊的地獄,惡人會怎樣受到懲罰?

▪ 根據聖經,人死後真的有靈魂離開身體嗎?

▪ 為什麼常常有人說自己曾經跟死去的人溝通?

▪ 某些漢語聖經譯本裡有「靈魂」一詞,這個詞在原文是什麼意思?

▪ 什麼時候死去的人才會在地上的樂園復活?

▪ 是不是所有死去的人將來都會復活,不管他們生前的行為是好是壞?

對於這些問題,你可以怎樣獲得既清晰而又來自聖經的答案?詳情請看本雜誌的封底。

[第7頁的圖片]

耶穌說他要「叫醒」沉睡中的拉撒路

[第8,9頁的圖片]

試想像:當我們親愛的人從死裡復活時,我們會多麼歡喜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