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世闻点滴

世闻点滴

世闻点滴

“日理万务”非好事

《华尔街日报》指出,人试图同时做很多事,“不单不会提高效率,反会弄得一团糟”。该报说:“同时做两三件事,或急着做完一件又一件,结果适得其反,不但要花更多时间,而且由于注意力分散了,就不能妥善地处理每一件事。”同时做很多事的弊病是:短暂失忆,比如忘记了刚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注意力涣散;无法集中精神;出现受压症状,例如呼吸急促;不善跟人沟通等。如果所做的几件事都由同一部分的脑控制,那么效率就更成问题,例如一边通电话,一边听孩子在邻房呼喊的话,结果就什么都听不到了!驾车时同时做几件事尤其危险。有些人开车时吃吃喝喝、抓物件、跟乘客或用手机谈个不停、化妆、调校收音机或其他操纵器,这种种活动都能分散注意,很容易酿成交通意外。

忌摇婴孩!

《多伦多星报》报道,大力摇动婴儿会造成反方向猛扭现象,即婴孩的头部向前冲,再向后倒,后果严重。“婴孩可能脑出血,脑部因受压而被扯裂”。婴孩的肌肉还没有完全长成,脑部组织易受损坏,“猛力摇动婴儿,就算是几秒钟,也能使他终生受害。所受的伤害包括脑部肿胀和受损、大脑性麻痹、智力迟钝、发育缓慢、失明、失聪、瘫痪,甚至死亡”。东安大略省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生詹姆斯·金对摇动婴儿所造成的影响做了研究。他说,婴孩被摇动后所受的损伤不明显,往往被诊断为患了流感或受病毒感染,所以必须教育社会大众,使他们知悉实情。金医生说:“我们必须发出响亮而清晰的信息:切勿摇动婴儿!初为人父母的必须知道这个危险。”

婚姻与心脏健康

伦敦《每日电讯报》报道,“研究发现,从一个人的婚姻状况,可能估计到他会否从心脏手术复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詹姆斯·科因说,如果病人的婚姻美满,他就会有较强的意志去奋斗,务求康复过来。但是,“婚姻不如意,病人就会缺乏斗志,情况比没有结婚的病人还糟”。科因教授和他的小组把夫妇在家中吵架的情况拍摄下来。他发现,对配偶不满的心脏病患者,在四年内可能死去的比率,几乎是那些能容让配偶的病患者的两倍。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琳达·韦特总结说,幸福的婚姻等同“均衡的饮食、适量运动、不抽烟等”,对人的心脏大有好处。

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新生儿出生性别比已高达116.9对100。1990年的人口普查,比率则是113.8对100。也就是说,中国新生婴儿男多于女。”《今日中国》杂志报道。“两次的数字都远远高出国际惯例的出生性别比105对100。这显示中国存在已久的性别比失衡问题日益严重”。据估计,在若干年后,会有5000万个适婚的中国男子找不到配偶。文章说:“广东省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担心,出生性别比的失调现象若持续下去,将对人口结构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对未来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造成一定冲击。”

青少年忧虑什么

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许多父母都非常担心儿女会染上吸毒恶习,他们如此忧心忡忡,以致忽略了儿女的情绪和精神健康问题。”一个对500多个父母和500多个青少年进行的调查显示,百分之42的父母认为,儿女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吸毒的引诱。可是,只有百分之19的青少年认同父母的这个看法。其实,百分之31的青少年所忧虑的,是怎样跟家人和朋友相处。另外,百分之13的受访者则担心在学校被人欺凌。电话求助热线“联络站”委托一个机构做了以上的调查。“联络站”的主管尤斯廷·欧文认为,父母漠视青少年的情绪难题,实在令人担忧。他敦促父母:“不要再妄下结论,反之,要着手了解儿女。”

睡眠不足害处多

波兰华沙周刊Wprost 报道:“百分之9的波兰人每晚睡不上5个钟头。至于美国人和英国人,每3个人就有1个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波兰睡眠失调治疗中心的米哈乌·斯卡尔斯基说:“一个人要是睡眠不足,就会长期受压。” Wprost 报道,日本一个研究显示,“每天只睡5小时或更少的人比那些睡上8小时的人,心脏病发的机会率高百分之50”。另外,在美国进行的研究指出,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可能是由失眠所致。报告说,睡眠不足不但“令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产生改变”,同时也会叫人“更易患上肥胖症”。美国《健康杂志》说:“你疲倦的时候,身体自然设法补充体力。为要提神,睡眠不足的人很多时都想吃喝。所以,如果你已经成功减了几公斤,又不想前功尽弃的话,最好就睡多点儿觉。”

务要跟子女交谈

伦敦《泰晤士报》说:“家人不再每天倾心交谈了,即使有交谈,答话不过是咿唔几声而已,结果年轻的儿女不善于表达自己。”艾伦·威尔斯是政府的基础教育组主管,负责维持英国的教育水平。威尔斯认为儿童不懂谈话的技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常常“观看电视和玩电脑,而且一家人很少一起进食”;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祖父母同住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很多父母也不花时间给儿女阅读。所以,四五岁的儿童入学时,不论是“吐字清晰方面,还是表达自己方面”,都不及以往的学童。威尔斯建议设立一些讲座,教导父母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

向往平衡的生活

《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澳大利亚研究所(一个独立的机构)作了一项调查,发现“过去十年期间,年龄介于30至59岁之间的澳大利亚人中,有百分之23不惜减少收入,以求能够过着平衡的生活”。研究人员指出这种“调低生活水平”的趋势很受欢迎,因为许多人重视自己的健康和幸福,并且想有多点时间陪伴儿女。《悉尼先驱晨报》说,这群人当中有的“为求减轻压力而转换工作,收入少了都愿意;有的削减工作时间,有的索性把工作辞掉”。澳大利亚研究所的总干事克莱夫·哈密尔顿说:“在他们心目中,活得快乐比挣钱更为重要。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愤世嫉俗、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的人。他们是平常人,属于这个主流社会,可是,由于厌倦物质至上的生活,就宁愿削减收入,以求能够活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