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你正被人監視嗎?

你正被人監視嗎?

你正被人監視嗎?

每天,伊麗莎白一到達辦公的地方,攝錄機就錄下她的行蹤。她步入辦公大樓時,攝錄機的鏡頭正好對準她的臉。在辦公室內,她的一舉一動,也逃不過分布四周的攝錄鏡頭。這個機構對雇員的監管可謂無處不在,不過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雇員要處理大量現金,涉及的數額每天以百萬美元計。

伊麗莎白接受這份工作時,主管已向她解釋清楚這種情況,所以她並非毫不知情。然而對其他千百萬人來說,每天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遭人監視,卻是無從得知。

沒有隱私的社會

在你工作的地方,你有沒有遭人監視呢?在環球各地的辦公室裡,不少雇員上網和使用電子郵箱,都會被人審查。《2001美國管理協會調查報告》說:「美國差不多有四分之三(百分之73.5)的大企業……都會記錄、審查雇員辦公時間內的通訊活動,包括監聽雇員的電話談話內容、查看他們的上網記錄,以及他們的電子郵件和電腦檔案。」

各地政府不惜斥巨資設置監視儀器。在2001年7月11日提交歐洲議會的報告指出:「一個截收全球通訊的系統,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政府……的合作下運作。」據報導,通過一個由環球衛星通訊接收站構築的網絡,稱為「梯隊系統」,政府能夠截取檢查衛星中繼電話、傳真機、互聯網以及電子郵件發送的信息。《澳大利亞人報》說,政府利用這個系統,「可以擷取特定的傳真信息和電子郵件。如果系統加入了識別語音的電腦程式,還可以截收目標人物的電話通訊」。

執法機關也熱中採用現代的監視技術。《商業週刊》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有一個稱為「食肉者」的監視系統,能夠「監視電子郵件,獵取電腦發送的即時信息,以及竊聽數字電話通訊」。此外,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通過的新法案,將授權執法人員暗中「截聽所有人的電話談話內容,截取他們的傳真信息和追蹤他們的互聯網通訊」。

微型攝錄機及「個人大百科」

即使不使用電話、傳真機或電子郵箱,你也可能受到監視。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鐵路系統,裝置了逾五千五百台攝錄機,來監視乘客的一舉一動。當地約一千九百輛公營汽車,也全部安裝了監視攝錄機。

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按人口比例計算,英國是世上擁有最多監視攝錄機的國家,平均每55人就有一台攝錄機。1996年,英國只有74個城鎮在公眾地方設置了監視攝錄機。到1999年,設有攝錄機的城鎮已增至500個了。現在,政府正逐步替這些攝錄機加裝新的電腦軟件,給攝錄機提供識別功能,可以在人群裡把某個人找出來。即使在熙來攘往的機場或廣場裡,目標人物在鏡頭下也無所遁形。

我們的私人生活隨時隨地遭人監視記錄,甚至連自己也可以毫不知情,這種情況是前所未有的。國際保障隱私組織是個關注人權的團體,主席西蒙·戴維斯說:「對廣大市民作出如此大規模的資料搜集,應該是史無前例的。在發達國家,一個有經濟能力的成年人,就有約四百個主要的資料庫收錄他的個人資料,資料之多足以用來為每人編纂一部個人大百科。」

我們可以怎樣保障個人的隱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