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植物世界的有趣圖案

植物世界的有趣圖案

植物世界的有趣圖案

你有沒有留意到許多植物都呈螺旋圖案?舉個例,鳳梨的表層有8排鱗片以螺旋線的方式順著一個方向生長,另外有5排或13排的鱗片朝相反的方向生長。(圖一)你要是細看向日葵中心的葵花籽,也許會看見55條和89條螺旋線互相交叉,有的向日葵有更多的螺旋線。你甚至可以在花椰菜中找到這種螺旋圖案。你一旦開始留意植物的螺旋圖案,購買蔬果時就會趣味大增了。為什麼植物會這樣生長?螺旋線的數目有特殊意義嗎?

植物是怎樣生長的?

一般來說,植物的莖、葉和花都是從植物細小的分生組織長出來的。所謂分生組織,就是形成新細胞的植物組織。新生的部分叫做初生結構,從分生組織的中心向外生長,跟前一個生成的部分形成一個特定的角度。 *(圖二)大部分植物的新生部分都跟前一個生成的部分形成一個特定的角度,因而呈螺旋圖案。這個特定的角度是多少度呢?

試想想,要設計一株植物,令分生組織長出來的初生結構繞著同一生長點生長,排列緊密,沒多餘空間,是多麼不容易!假如每個初生結構跟前一個生成的結構形成144度(即360度的2/5),那麼長成5個結構後,隨後的結構就會重複先前的模式,即第6個結構會跟第1個在同一地方、順著同一方向生長,如此類推。這樣,所有結構就會排列成行,而每行之間也會有很多空間白白浪費掉。(圖三)其實,如果初生結構跟前一個結構所形成的角度是360度的任何一個 簡分數,初生結構都會排列成行,而不會緊密地生長。只有「黃金角度」,即137.5度左右,才是最理想的角度。初生結構按這個角度相繼生長,就能夠善用所有空間。(圖五)那麼,黃金角度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黃金角度十分特別,是因為沒有任何360度的簡分數能加以表達;360度的5/8相當接近,8/13更為接近,13/21則算是最接近的了,但沒有任何一個分數能準確地表達出黃金角度跟360度的比例。從分生組織長出來的新生部分,按這個固定的黃金角度相繼生長,新生部分就永不會 跟任何已長成的部分朝同一方向生長。(圖四)這樣,初生結構就會呈螺旋形排列,而不會像射線一樣從中心的部分向四周生長。

值得一提,有人用電腦模擬植物的初生結構從一個中心點生長,發現每個新生部分之間的角度必須十分精確,才能形成螺旋圖案;要是稍稍偏離黃金角度,哪怕只是1/10度,也不能形成螺旋圖案。(圖五)

花瓣的數目

有趣的是,如果初生結構之間的角度是黃金角度,螺旋線的數目就往往是「斐波那契(費布納西)數列」中的數。斐波那契數列最先由13世紀的意大利數學家萊奧納爾多·斐波那契提出。這個數列中,在1之後的每個數都是前兩個數的和,即是1,1,2,3,5,8,13,21,34,55……如此類推。

許多呈螺旋圖案的植物,花瓣數目往往是斐波那契數列中的數。有些人觀察到,毛茛的花有5塊花瓣,美洲血根草有8塊,柳蘭有13塊,紫菀有21塊,春白菊有34塊,美國紫菀則有55塊或89塊。(圖六)在水果和蔬菜中也可以找到跟斐波那契數列有關的數字。例如,香蕉的橫切面是一個五邊形。

上帝所做的一切顯得美好

藝術家早就知道「黃金分割」的設計最為悅目。為什麼植物的新生部分總是絲毫不差地按黃金角度相繼生長?不少人的結論是:這是又一明證,表明萬物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生物的設計精妙,人類又能從中尋得無窮的樂趣,許多人想到這一切,就看出萬物是造物主的精心傑作,而且他希望我們享受生命。關於造物主,聖經說「上帝所做的一切,各自在適當的時候顯得美好」。(傳道書3:11

[腳注]

^ 有趣的是,向日葵卻不一樣。長成葵花籽的小花,不是從中心部分向外生長,而是從中心部分的邊緣開始排列成螺旋形。

[第24,25頁的圖解]

圖一

(見出版物)

圖二

(見出版物)

圖三

(見出版物)

圖四

(見出版物)

圖五

(見出版物)

圖六

(見出版物)

[第24頁的圖片]

分生組織的特寫

[鳴謝]

R. Rutishauser,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第25頁的圖片鳴謝]

白色的花:Thomas G. Barnes @ USDA-NRCS PLANTS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