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比追求世俗事業更重要的事

比追求世俗事業更重要的事

比追求世俗事業更重要的事

穆拉特·伊巴圖林口述

1987年,俄羅斯衛生部派我到非洲烏干達當醫生,我簽了四年的合約。老實說,當時我一點也不想再回俄羅斯,我希望多累積一點經驗,之後可以到澳大利亞、加拿大或美國執業。不過,1991年我改變了計劃,決定重返俄羅斯。讓我告訴你原因吧。

1953年,我在俄羅斯中部的韃旦共和國首都喀山出生。我父母是韃靼人,而大部分韃靼人都信奉回教。我記得小時候曾看見外公外婆跪著向回教的真主阿拉禱告,但他們的兒女,包括我的父母,就會打發我們小孩子離開房間,說不要打擾他們。我的父母打發我們走時總是皺著眉頭、表情尷尬的,因為他們是無神論者,支持共產主義。

在前蘇聯最後一場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疫症中,我也不幸染病,當時我四歲。我記得童年時經常要到醫院和療養院去接受身體檢查。我還記得外公常常向他的神祈求,希望我康復過來。我也很希望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健康康的,所以,儘管我的一條腿走路不方便,我還是要去玩足球、曲棍球和其他運動。

我漸漸長大就希望當醫生。我不信什麼宗教,但也不是個無神論者,只是從沒想過上帝而已。那時候,我質疑共產主義的理念,所以常常跟父親和姨丈爭論。父親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裡工作,姨丈則在一所大學裡教授哲學。我完成醫學課程後很想做個出色的神經外科醫生,並移民到其他國家去。

追求美好的生活

我在1984年完成了一份關於診斷腦腫瘤的博士論文,1987年就被派到烏干達穆拉戈的一間醫院工作。烏干達是個美麗的國家,跟我同去的還有我妻子季爾芭兒和兩個孩子。當時兒子魯斯捷姆七歲,女兒阿莉薩只有四歲。醫院的工作十分繁重,有時我也要為愛滋病人動手術。另外,我不時要到烏干達各地不同的醫院服務,因為當時全烏干達只有兩個神經外科醫生。

有一天,我跟季爾芭兒在烏干達一個書攤上看見一本俄語聖經,這是我們生平第一次看見俄語聖經。我們買了幾本,好寄給蘇聯一些朋友,因為當時要在蘇聯買一本聖經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看聖經看了幾章,發覺很難明白,於是很快就不看了。

儘管這樣,有三年的時間,我們去過烏干達不同的教會,嘗試了解當地人信些什麼,以及他們認為生活上哪些事才最重要。我也打算用《可蘭經》的原文阿拉伯語去研究這本經典。我跟魯斯捷姆參加了一個阿拉伯語課程,幾個月後我們就能夠說基本的日常阿拉伯語。

大概那個時候,我們認識了海恩茨·韋特霍爾茨和他妻子瑪麗安娜,他們是教導人學習聖經的。海恩茨是德國人,瑪麗安娜是奧地利人。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完全沒有談到宗教。一般來說,歐洲人在非洲初次見面時都會問問對方為什麼來非洲,我們也這樣問海恩茨和瑪麗安娜。他們說自己是耶和華見證人,到烏干達來是要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幫助當地人明白聖經。

我記得在俄羅斯的大學上哲學課時,有人說耶和華見證人是個異端教派,不但以兒童為祭,還喝他們的血。我把這件事告訴海恩茨和瑪麗安娜,因為我覺得他們根本不可能會贊同這樣的事。於是他們給了我和季爾芭兒各一本《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 *。我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幾個小時就看完大部分資料。之後,我問季爾芭兒覺得這本書怎麼樣,她說看完後很興奮,很感動!我告訴她我也一樣。

看過這本書後,我們都很想再次跟海恩茨和瑪麗安娜談談。我們再次跟他們見面時討論了許多聖經話題,我們都被所學到的聖經知識深深打動,渴望把這些知識告訴朋友和同事,包括俄羅斯大使,還有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領事。我們也曾跟一個梵蒂岡代表談論聖經,誰知道他居然說舊約「不過是神話而已」!

重返故鄉

我們在1991年返回俄羅斯。在起程之前一個月,我們決定成為耶和華見證人。我們以為一返回喀山就可以立即繼續參加聚會,但回到俄羅斯後找了三個月也找不到一間王國聚會所,連耶和華見證人的蹤跡也找不著,不禁大感彷徨!我們於是決定挨家逐戶地傳道,就像世界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一樣,儘管沒有其他弟兄姊妹跟我們一起傳道。結果,我們找著好些願意學習聖經的人,其中一個婦人後來也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有一天,有個年長的耶和華見證人來探訪我們。原來這個弟兄是從烏干達的耶和華見證人那裡得到我們地址的。就這樣,我們開始跟一個15人的小組一起聚會,聚會的地方是個小房間。海恩茨和瑪麗安娜一直跟我們保持聯繫,甚至到喀山來探望我們。後來,他們被派到保加利亞從事海外傳道工作,於是我們到當地探望他們。今天,他們仍然在保加利亞服務。

俄羅斯的傳道工作結出成果

我在俄羅斯好幾間醫院工作,一有機會就跟同事談論聖經真理。後來,許多跟我討論過聖經的人都響應真理,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當中有些是我的醫學界朋友。1992年,也就是我們返回俄羅斯之後一年,喀山的耶和華見證人數目已增至45人,第二年則增至100多人。今天,喀山有七群會眾,其中五群是俄語會眾,一群是塔塔爾語會眾,一群是手語會眾,另外還有一些亞美尼亞語小組和英語小組。

1993年,我到紐約市出席一個醫學會議,因而有機會參觀耶和華見證人在布魯克林的總部。我遇見勞埃德·巴雷弟兄,當時他在總部協助統籌耶和華見證人在世界各地的傳道活動。雖然巴雷弟兄很忙,卻樂意抽空跟我交談。

我告訴他我們的傳道地區很需要塔塔爾語的聖經書刊。幾年後,俄羅斯就成立了一個塔塔爾語翻譯小組,後來塔塔爾語的聖經書刊開始出版。一段時間以後,我們還定期收到《守望台》這本專門幫助人深入明白聖經的雜誌,這令我們多麼高興!沒多久,一群塔塔爾語會眾終於成立。

採用保存血液法

我擁護上帝所定的一切道德律則,包括使徒行傳15:20的吩咐,也就是上帝的僕人必須「禁戒血」。第29節還說,上帝的僕人要「禁戒獻給偶像的祭牲,禁戒血,禁戒勒死的動物,禁戒淫亂」。

因此,當耶和華見證人尋求醫療幫助時,都會請醫生尊重他們不接受輸血的立場。有一段時期,我在喀山耶和華見證人的醫院聯絡委員會 *裡服務。1997年,新西伯利亞市有個姊妹向我們委員會請求幫助,因為她的一歲大兒子帕維爾急需動手術。那時候,俄羅斯只有少數資深的醫生願意為病人做不輸血手術。我們答應姊妹設法為她找個願意採用不輸血療法的醫生。

我們很快就聯絡上喀山一間專門做心臟手術的醫院,這間醫院的醫生願意為小帕維爾動手術。帕維爾患上一種嚴重的心臟病,稱為法樂氏四聯症,手術在1997年3月31日進行,這個手術非常成功,過程中醫生完全沒有為帕維爾輸血。4月3日,《喀山晚報》報導這件事,說:「這個男孩現在的情況已經穩定,無需再服用任何心臟科藥物。……過去11個月來,小帕維爾的母親一直很擔心,如今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帕維爾接受手術後不久就逐漸康復,還開始在醫院的走廊走出人生第一步。

今天,帕維爾很健康,過著正常的生活。他喜歡游泳、溜冰、玩足球。他現在念中學二年級,而且與母親一起在新西伯利亞市一群耶和華見證人的會眾裡敬拜上帝。替帕維爾動手術的醫生們有了這次經驗後,也成功地替幾個患心臟病的耶和華見證人做不輸血手術。韃旦共和國的醫療技術日趨進步,不輸血手術也漸漸普遍。

我今天的工作

現在我和妻子還有好些耶和華見證人都在一間醫院裡工作,這間醫院用先進的療法去醫治神經系統病人和心臟病人。我們做過不同類型的手術,特別是採用保存血液法的手術。我是個神經放射學家,會不斷留意神經外科的不輸血無創手術的最新資料。此外,我在喀山國家醫科大學的神經及神經外科手術系擔任教授,因此有機會向不少醫生和醫學系學生發表演說,幫助他們看出不輸血療法 *的好處。

我妻子是醫院裡一位超聲波專業人員。我們都喜愛自己的工作,因為可以幫助別人。不過,看見別人因認識聖經真理而得到屬靈的醫治,這使我們得到最大的滿足。聖經說,不久世上的「居民必不說:『我有病』」。能夠告訴別人上帝的這個應許令我們滿心喜樂。(以賽亞書33:24

[腳注]

^ 12段 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現已絕版。

^ 23段 醫院聯絡委員會的成員都是耶和華見證人,當有輸血的問題出現時,他們會促進醫院和病人之間的合作。

^ 27段 不輸血療法是輸血以外的另一種醫療選擇。輸血有很多風險,接受輸血的人可能會受到愛滋病毒或其他病毒感染,也可能出現過敏症,因此在世界各地,不含血的藥物和不輸血手術越來越受歡迎。

[第12頁的圖片]

在非洲當醫生的時候

[第13頁的圖片]

攝於1990年,當年我和妻子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

[第14頁的圖片]

1993年參觀紐約布魯克林總部時跟巴雷弟兄合影

[第15頁的圖片]

帕維爾和母親的近照

[第15頁的圖片]

我和妻子季爾芭兒一起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