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尋求刺激,挑戰死亡——原因何在

尋求刺激,挑戰死亡——原因何在

尋求刺激,挑戰死亡——原因何在

古羅馬的競技場裡,五萬名觀眾興高采烈,懷著熱切期待的心在等著。這幾天來,人們十分興奮,情緒越來越高漲;因為這場比賽的宣傳早已傳遍大街小巷,讓人知道這是一場「精彩刺激、不容錯過」的表演。

在當地劇院上演的魔術、啞劇、喜劇和小丑表演仍然吸引不少觀眾,但競技場提供的娛樂就大為不同。場裡的座位雖然硬得令人不舒服,生活的許多事也叫人憂慮掛心,可是即將舉行的比賽實在刺激得令人喘不過氣來,那點點不快將會被拋到九霄雲外。

表演開始了,歌手們首先登場,身穿長袍的祭司尾隨在後。在獻香者領導之下,人們抬著偶像魚貫進場。這些男女神明的偶像被高舉起來,不但讓所有觀眾看見,也使格鬥比賽看來好像得到神明嘉許。

屠殺動物

節目快要開始了。首先,鴕鳥和長頸鹿被驅趕進場,場內無路可逃,大部分觀眾都沒見過這些動物。然後,許多神射手進場,引弓射箭,把這些可憐的動物趕盡殺絕。喜愛刺激的觀眾卻看得興致勃勃。

雀躍的群眾接著觀看兩頭大象進行生死決鬥。大象的牙都裝配了長長的尖鐵。當一頭巨象受了致命傷倒在血泊中,如雷的掌聲隨即四起。這場決鬥提高了觀眾的興趣,為即將上演的重頭戲拉開序幕。

重頭戲

格鬥士雄赳赳的進場,鋪張揚厲,在場欣賞比賽的觀眾全都站起來。有些格鬥士配有劍、盾、頭盔或匕首;有些只拿著輕便武器,衣服也穿得很少。格鬥士展開肉搏,觀眾歡聲雷動,要他們決一生死,很多時一方或雙方都喪命。記錄顯示,曾有一場比賽長達一百天,有超過五千頭動物被殺;另一場就有一萬個格鬥士死亡。但群眾不會因此就滿足,血腥格鬥仍然要繼續上演。

上競技場決鬥的大多是囚犯和戰俘,所以常有足夠的人手參加格鬥比賽。有資料說:「這些囚犯和戰俘跟專業格鬥士不一樣。專業格鬥士收入優厚,較量時手持武器,而且並非戴罪之身。」在有些地方,格鬥士還上特別學校受訓,學會肉搏。格鬥士被這種危險的死亡運動迷住了,一旦精神亢奮,就勇於冒險。他們喜歡格鬥,酷愛參賽。據說:「只有成功的格鬥士才能夠完成五十場比賽,最後光榮退休。」

鬥牛

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新千年。顯然人類仍然熱中於危險運動,對於玩命遊戲,更是樂此不疲。舉例說,鬥牛表演在西班牙、葡萄牙和一些拉丁美洲的國家裡大為流行。

據報,墨西哥約有二百個鬥牛場,西班牙就有超過四百個。墨西哥有一個鬥牛場可容納五萬個觀眾。許多鬥牛場所都座無虛席,觀眾想看看鬥牛士大顯身手,勇鬥蠻牛。鬥牛士絕不能怯陣,不然觀眾必定大喝倒彩。

現在連女子也加入鬥牛士的行列,她們僅是上場屠牛,就有幾百萬元的進賬。一個女鬥牛士接受電視訪問時說,儘管隨時可能會被牛抵傷而死,但她酷愛刺激快感,只有在鬥牛時面對著蠻牛才能體驗得到。

牛群奔馳

一份報導說:「潘普洛納市埃斯塔費塔街的西斯托餐館前,擠滿了四道人牆,人聲喧嚷,震耳欲聾。他們說不同的語言,有英語、巴斯克語、卡斯蒂利亞語、加泰羅尼亞語。」人群早就聚集起來看熱鬧。參賽的牛群關在離鬥牛場只有半公里的牛欄裡。

鬥牛期間的每天早上,牛欄的門打開,放出六頭牛來。牛群要沿街跑向鬥牛場。街道兩旁都是建築,通往小巷的路口早就設置了柵欄,於是街道成了一條長跑道。如無意外的話,牛群只需兩分鐘就跑進鬥牛場。

多年前,有些人不顧生命危險,走在奔馳的牛群前頭,想證明自己比牛群跑得更快。之後,每年都有人這樣做。過了一段時間,這項活動竟然成了國際知名的盛事。可是,很多人因為跟牛群奔馳而受重傷,有的甚至被牛用角刺死。一個過來人說:「如果你以為自己可以跑贏牛群,就大錯特錯了。」西班牙紅十字會指出,二十年來,在鬥牛期間「平均每天都有人被牛抵傷」。此外,每天還有20至25人由於其他傷害而要接受治療。

為什麼人們喜愛這些挑戰死亡的危險活動呢?一個曾經跟牛群奔馳的人說:「就在那幾秒,你拼命地跟著牛群一起跑,聞到牠們的氣味,聽見四蹄落地的轟然響聲,看見在數米外牛角上下晃動——就是這一切,叫我欲罷不能。」群眾的歡呼也令他們渾然忘我,鬥志大增。如果沒有人被牛用角刺死,或沒有人被700百公斤的蠻牛拋到半空,會有人感到失望嗎?這些人豈不是跟羅馬競技場的觀眾一樣,喜愛血腥的場面?

玩命遊戲

有些人用其他方法跟死神共舞。例如特技飛車手冒著送命和受重傷的危險,騎著摩托車狂飆,越過50輛排成一排的汽車、跨過多輛大型公共汽車,或是躍過寬廣的峽谷。據報一名飛車手曾經斷過37根骨頭,昏迷了30天。他說:「就算再折骨或斷手,也沒什麼大不了。我動過12次開放復位手術。醫生切開骨折的部位,放進金屬片或螺釘,穩定骨骼。全虧體內大約35、40顆螺釘,我才能再次走動走動。對我來說,住醫院簡直是家常便飯。」有一次他練習時失手受傷,無法完成躍過一排汽車的特技表演,結果圍觀的人群大表不滿,發出噓聲。

許多追求刺激的人喜歡從事各種極限運動,例如:沒戴上安全裝備就攀爬摩天大樓的外牆;踩著雪板滑下6000米陡峭的高山;玩高塔式或橋梁式高空彈跳;玩二人跳傘,一個跳傘員趴在另一個的背上,二人捆成「一體」,然後從飛機縱身躍下;只拿著兩把尖鋤,沒有其他攀山工具,就攀爬冰蓋的懸崖峭壁。一個經常攀登冰山的人悲傷地說:「我每年都有三四個朋友喪命。」在運動界,挑戰死亡的遊戲大受歡迎,以上所說的,只是其中一些例子而已。一個作家說:「極限運動的魔力,就是讓人有機會跟死神共舞。」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說:「甚至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也大受群眾歡迎。空中花式滑板在1990年還沒流行,可是今天卻吸引了許多人嘗試。跳傘能手在4000米高空從飛機縱身躍下,不打開降落傘,一邊往下墜,一邊踏著石墨滑板在高空滑翔,動作花樣百出,可媲美馬戲團特技演員的表演。另外,有一種運動稱為『高處跳傘』——BASE jumping,就是:Building(大樓)、Antennas(天線)、Spans(有跨度的建築物)、Earth(大地)的首字母的縮寫詞。1980年,這種運動正式面世,至今已吸引了不少人。可是高處跳傘通常是違法的,所以多在晚上進行,人們大都選擇無線電塔和橋梁作為跳傘的起點。」這種運動已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一個經驗豐富的跳傘者說:「你不是跳傘成功,就是粉身碎骨,受傷的實在不多。」

攀岩是另一種極限運動。攀岩的人沒戴上安全裝備,只在峭壁的石縫間找到手攀或腳踏的地方,就往上攀爬。這種運動吸引了不少人。甚至電視和雜誌的廣告,不論是推銷卡車也好,售賣頭痛藥也好,也以攀岩運動為題材。你看見攀岩選手在幾百米高的險峻峭壁往上爬,身上只繫了一根細繩。據報,在1989年,大約有五萬個美國人一試身手,而較新的報導顯示,估計有50萬人受這種致命的運動吸引。攀岩的人數在世界各地不斷增加。

據《家庭》(英語)報導,在美國,「有越來越多『典型』的少男少女,由於玩驚險刺激的新玩意,結果不是喪命就是殘廢」。這些玩意有:「車頂滑翔」,汽車疾馳的時候,青年人從車窗爬出來,站在車頂上,汽車繼續疾馳;電梯升降時,站在電梯頂部;地鐵高速行駛時,站在車廂頂部。許多青年喜愛這些玩意,最終賠上了自己的生命。

甚至雄偉壯麗的珠穆朗瑪峰(又叫聖母峰)也吸引了不少喜愛極限運動的人,這是從沒有過的。登山者如果缺乏適當訓練,就得花高達6萬5000美元,雇一個登山嚮導帶他們登山和下山。自1953年以來,七百多名登山者成功攀登頂峰,當中有許多人從沒下到山來。有些人的屍體長埋山上。一個記者說:「登山好手互相競爭,想創新紀錄,看看誰能成功攻頂,而且是最年輕的、最年老的,或是速度最快的。」另一個記者說:「登山跟其他運動不同,登山者必須願意付出生命作為代價。」可是,我們真的要勇於冒險,才能證明自己膽量過人嗎?一個登山老手警告說:「我們不需要做蠢事,才能證明自己有膽量。」他列出的「蠢事包括本領不強的登山者,要到珠穆朗瑪峰歷險歷險」。

現今世上流行的玩命遊戲比比皆是,只要有人動腦筋,有新意,就總能想出更多不同的玩意,讓人挑戰死亡。極限運動使人瞬間活在生死邊緣,一個心理學家預測這類運動「會成為21世紀的主要運動,人們不但喜歡觀看,也樂於參與」。

為何挑戰死亡?

許多玩極限運動的人都藉口玩命遊戲可以幫助他們逃避煩悶的生活。他們覺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實在太乏味了,於是索性離職,轉而尋找跟極限運動有關的工作。他們其中一人說:「高空彈跳成了我的興奮劑,為我排憂解愁;每當我往下跳時,就把煩惱忘得一乾二淨。」據一本雜誌報導,上述的「高空彈跳老手共跳過456次,彈跳地點包括約塞米蒂谷的埃爾卡皮坦、三藩市灣橋(又叫舊金山灣橋),以及法國的世界最高纜車」。

另一名從事極限運動的人說:「時間彷彿停頓下來,即使世界發生了什麼事,也用不著你費神操心。」另一個人說:「我們為了尋求刺激快感(對許多人來說,快感包括金錢的回報)才這麼做的。事實上,大部分人就算被槍指著頭顱,也不會做這麼危險的事。」《新聞週刊》說:「從事極限運動的人不顧一切,一心追求刺激。」

這些人熱愛冒險,喜歡刺激,有些心理學家對他們作了廣泛研究。一個研究員把他們歸類為“T型性格」。T(來自英語“thrills”,意思是「興奮」)型性格的人勇於冒險,喜歡找尋刺激,盡情領略驚險的滋味。研究員說:「有些人要在生活上循規蹈矩,緊守傳統,才覺得有安全感。但T型性格的人反叛不羈,愛怎樣生活就怎樣生活。」他聲稱研究結果顯示,T型性格的人所遇上的交通意外,是其他人的兩倍。他還說:「意外是年輕人最主要的死因,他們為了追求刺激快感,往往不惜冒險犯難。」

科學家和心理學家都承認,一般來說,人不會參加極度危險的運動。然而,許多從事極限運動的人,雖然受過重傷,差點沒命,又要在醫院或康復中心休養一段長時間,但復元後仍然繼續玩這些亡命遊戲。看來他們腦筋壞了,可是,他們大都是聰明絕頂的人。

專家還不能確定,為什麼這些人甘願冒著喪失性命或四肢殘廢的危險,追求刺激快感。專家認為在這些人的腦子裡會找到答案。他們說:「你沒辦法阻止他們追求刺激,但可以勸說他們不要罔顧死亡而冒險犯難,或至少說服他們不要連累別人。」

基督徒的看法

基督徒認為生命是耶和華上帝所賜的珍貴禮物。如果一個人故意冒著送命危險來證明自己膽量過人、氣概非凡,或想令群眾興奮和感受驚險刺激的快感,他就是藐視上帝賜給人的寶貴禮物了。耶穌無疑深深尊重生命,從沒有冒不必要的危險,令自己受害。他也拒絕試探上帝。(馬太福音4:5-7

基督徒同樣有義務要尊重生命。一個基督徒說:「一次我攀爬一個陡峭的山岩,發覺自己進退不得。到了今天,想起那一刻我那麼接近死亡,仍然不寒而慄。就這樣死去真是不值啊!」

另一個基督徒少年說:「在我居住的地方,少年人很喜愛驚險刺激的運動。他們千方百計想遊說我參加這些所謂的有趣活動。可是我時常在新聞報導讀到,玩這些運動的人不是受重傷,就是不幸死去。我覺得生命既然是耶和華所賜的,要是僅為了瞬間的刺激快感,就不惜冒險犯難,實在太愚蠢了。」但願你也思想健全,能作出明智的判斷。

[第21頁的圖片鳴謝]

© Reuters NewMedia Inc./CORBIS

[第24頁的圖片鳴謝]

Steve Vidler/Sup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