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C3

並非直接或間接引用《舊約》但恢復使用上帝名字耶和華的經文

附錄C3列出的是,在《希臘語經卷新世界譯本》的正文裡恢復使用上帝名字耶和華的其他經文。這些經文並沒有直接或間接引用《舊約》裡包含上帝名字(由四個希伯來字母代表)的經文。不過,考慮過經文的上下文或者跟語言有關的一些因素後,《新世界譯本》認為有充分理據在這些經文裡恢復使用上帝的名字。在列出一節經文後,會有一段文字說明為什麼要在那節經文裡恢復使用上帝的名字。(參看「 在《希臘語經卷》恢復使用上帝名字的理由」)

在「佐證」標題下面列出了一些詞典、參考書聖經評注。這些書籍有的支持在《希臘語經卷》(通稱《新約》)某節經文的正文裡恢復使用上帝的名字,有的表明那節經文的某個字眼替代了上帝的名字。雖然有些書籍的內容表明作者相信三位一體這個沒有聖經根據的教義,但這些作者確實都同意可以在某些經文使用上帝的名字。

這個標題下的資料也包括不同語言的聖經譯本。這些譯本有的在正文裡用了Jehovah、Yahveh、Yahweh、יהוה(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輔音字母,相當於英語的YHWH)、LORD和ADONAI(兩個都是全部字母大寫,表示替代上帝的名字)等譯法,有的在腳注或旁注裡說明經文中某個詞指的是耶和華上帝。這類聖經譯本都列在「參考文獻」這一標題下。雖然這些譯本使用上帝名字的經文不一定跟《新世界譯本》的相同,但都在《希臘語經卷》裡以某種方式把上帝的名字翻譯出來。為了方便檢索,這些譯本都以字母J加上一個數字為代號,J代表的是耶和華(Jehovah)。附錄C4列出了所有這些參考文獻。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新世界聖經翻譯委員會在《希臘語經卷》恢復使用上帝的名字,並不是以這些譯本作為根據的。這些「J-參考文獻」只是表明,其他譯者在翻譯《新約》時也以某種方式使用了上帝的名字。想要知道更多背景資料,請看附錄C1

 在《希臘語經卷》恢復使用上帝名字的理由

需要考慮的因素:

  • 經文的措辭是否引自《希伯來語經卷》的一節經文,而那節經文的原文包含上帝的名字?(另見附錄C2

  • 經文是否使用了一個通常包含上帝名字的希伯來語慣用語或詞組?(例如馬太福音1:20裡的「耶和華的天使」)

  • 上帝的名字有沒有出現在引自《希伯來語經卷》的經文的上下文裡?(例如馬太福音1:22;2:15裡的「耶和華……說的話」)

  • 按照希臘語語法,Kyʹri·os(主)一詞前面通常有定冠詞,如果沒有定冠詞,就表明在希臘語原文中本來可能有一個專有名詞,後來被人用Kyʹri·os替代了。那麼,在希臘語文本裡,經文中的Kyʹri·os是否沒有定冠詞?(例如馬可福音13:20

  • 經文原本是否為了避免歧義而使用了上帝的名字?(例如馬可福音5:19裡的「耶和華為你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