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卡利普索——独特的特立尼达民俗音乐

卡利普索——独特的特立尼达民俗音乐

卡利普索——独特的特立尼达民俗音乐

《警醒!》特立尼达撰稿员来稿

提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你会想起什么呢?不少人会想到钢鼓乐队的演奏,及节奏轻快的卡利普索音乐。卡利普索音乐的节奏明快易记,风格独特,不但在发源地加勒比海南部大受欢迎,而且风行世界许多地方。 *

《卡利普索音乐》(英语)一书说,卡利普索指“所有约在1898年之后,于特立尼达嘉年华会举行期间演唱的歌曲,演唱的可以是在街上跳舞作乐的人,或是在台上表演的职业歌手和业余歌手”。卡利普索可能源自古时非洲人爱说故事的习俗,这习俗经非洲的奴隶传入特立尼达。人们将非洲歌谣、舞蹈、击鼓技艺中的精华,融合了法国、西班牙、英国以及其他文化的影响,最后就创作了卡利普索音乐。

卡利普索这个名字的由来现已无从稽考。有些人认为这个名字源自西非语词“卡伊索”,常被用来称赞出色的表演。19世纪30年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废除奴隶制度之前,人们已汇聚起来庆祝一年一度的嘉年华会,欣赏歌手引吭高歌。歌手在歌词中时而孤芳自赏,时而讥嘲其他歌手。为要突出自己,歌手都取个艺名,并有独特的风格。

风格独特,影响广泛

卡利普索的歌手语言尖利,又能急中生智,常为人称道。许多卡利普索的歌手更才华横溢,能即兴吟出几节有板有眼、完全押韵的歌词。歌词往往描述得有声有色、十分贴题,令人赞叹。早期的卡利普索歌手主要是非洲裔的特立尼达人,社会地位一般较低,但今天情况可不同了,歌手不分种族、肤色和阶层。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前文化部长霍利斯·利物浦是个历史学家,也是个卡利普索歌手。谈到早期的卡利普索歌手,他告诉《警醒!》:“歌手一定要是诙谐风趣的。来看表演的人都想娱乐一番,打听一下近日有什么流言,确定最新的传闻是否正确。上流社会的人来看表演,主要是想从歌曲中打听到平民百姓在做什么;总督和其他官员则想查看一下自己的官声民望是高是低。”

卡利普索歌手经常以歌词讽刺上流社会、官僚和他们的繁文缛节。因此,他们深受平民百姓的景仰,被视为捍卫人民权利的英雄,但政府就认为他们寻隙滋事。有些卡利普索歌曲的歌词非常尖刻辛辣,以致殖民地政府不得不立法管制歌手。卡利普索歌手于是采用语带双关的歌词,也逐渐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时至今日,一语双关仍是卡利普索歌曲的特色。

卡利普索歌手不但懂得遣词造句,而且还会创新词汇。他们的贡献丰富了西印度群岛的口语。难怪不少人甚至政治人物,时常都借用卡利普索歌词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现代的卡利普索

近年来,有人为了迎合听众不同的趣味,就从卡利普索音乐创作出形形色色的新音乐风格,有的还将几种音乐风格融合成一。可是,有些卡利普索歌曲,跟许多流行歌曲一样,含有粗俗不雅的歌词。因此,小心拣选歌曲是明智的。(以弗所书5:3,4)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如果要向儿女,或不熟悉卡利普索歌曲的人,解释那些含有双关意思的歌词,我会觉得尴尬吗?”

如果你有机会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游,无疑你会很喜欢这里洁白的沙滩和美丽的珊瑚礁。这里汇聚了不同族裔的混血儿,是多元文化的大洪炉,令你眼界大开。风靡全球的卡利普索歌曲,很受老少欢迎,节奏不但轻快,歌词也动听、易记。说不定你也会陶醉于卡利普索歌曲之中,流连在钢鼓乐队的演奏里。

[脚注]

^ 3段 钢鼓乐队大多演奏卡利普索的曲调,但演唱卡利普索歌曲的歌手通常就由吉他、喇叭、萨克斯管和鼓等乐器伴奏。

[第24,25页 的图片]

钢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