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摄影术的诞生

摄影术的诞生

摄影术的诞生

《警醒!》瑞典撰稿员来稿

故事的起头是这样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迪拉波特(1535?-1615年)邀请他的宾客进入一个房间,宾客在房内的一堵墙上,看见倒置的影像:一些细小的人在走来走去。房内的人立时惊骇不已。由于在场的人惊慌过度,他们马上冲出房间。迪拉波特因此被控施行巫术!

迪拉波特本来一心要介绍暗箱(照相机的雏形)摄影术,给宾客一点惊喜而已,却料想不到会引起轩然大波。照相机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它的影响力却非比寻常。究竟照相机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当光线通过一个小孔,进入暗箱时,外面东西的倒置影像,就会投影在小孔相对的墙上。迪拉波特的宾客所看到的,就是暗箱外面正在走动的人。暗箱就是现代照相机的雏形。今天,你和许多人一样可能都有自己的照相机,或许也曾试过一次性使用的照相机,这类照相机随处可买,而且价格廉宜。

暗箱在迪拉波特的日子不是什么新发现。其实,很久之前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已经注意到暗箱摄影术所涉及的原理。到了公元10世纪,阿拉伯学者海桑清晰地把暗箱的原理描述出来。接着,15世纪的画家达·芬奇也在他的笔记簿上记述这个原理。在16世纪,人们利用一块光学透镜使暗箱的影像更为清晰准确。这个改进使许多画家,更能掌握景物的透视效果和物件的比例。暗箱从此大派用场。可是,虽然经过多番尝试,人们仍然未能把暗箱所产生的影像长久地保存下来。这个问题一直延续至19世纪。

史上首个摄影师

也许早至1816年,法国物理学家尼埃普斯已开始寻找把影像永久保存下来的方法。但直至他以石印术做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些称为朱迪亚沥青的感光物质之后,才出现突破。到了19世纪20年代中叶,某天,尼埃普斯把一块涂上沥青的白镴制的金属版放进一个暗箱内,而暗箱则放在他房子的窗边,然后他为暗箱内的白镴版进行了八小时的曝光。尼埃普斯所拍的这幅有大楼、有树、有农舍的照片,实在太模糊了。今天,就算是摄影的门外汉,看了也会大皱眉头。然而,尼埃普斯却很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他的这幅照片,很可能就是历史上第一幅可保存的照片!

尼埃普斯为了进一步改良这种摄影术,他在1829年跟一个充满干劲的企业家达盖尔合伙,研究发展这门技术。尼埃普斯后来在1833年去世。接着的几年,达盖尔在摄影术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使用碘化银作为涂料镀在铜版上,而碘化银的感光性证实比沥青更佳。此外,他更意外地发现,铜版曝光后,再经雾化汞处理,就能令显影后的影像更加清晰,并且大大缩短拍摄时的曝光时间。接着不久,达盖尔还发现铜版经盐溶液洗涤后,能防止照片日后变得灰暗。到了这个时候,摄影术风靡全球的日子已指日可待了。

把摄影术公之于世

达盖尔把他的发明,称为达盖尔银版照相法(又称银版照相法),并在1839年公之于世。公众对他的发明好评如潮。学者赫尔穆特·格恩斯海姆在他的著作《摄影史》说:“也许没有其他的发明能比得上银版照相法那样,使普罗大众都为之入迷,并在瞬间就风靡全球。”在一个公众发布会上,一个目击者写道:“一小时后,所有光学仪器店门外都好像‘大军压境’,可是店内却没有足够器材,满足那些想一试银版照相法的人。几天后,你看到巴黎市内所有广场,都有人用三脚架承着暗箱,在教堂和皇宫前拍照。这个首都的所有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有学识的人都在擦亮他们那镀了银的铜版。甚至一些杂货店的小老板,也深受这股风气所影响,不惜花钱花时间参与这‘败家’的玩意儿,过瘾一番”。没多久,巴黎的报刊便把好此道的这群人,称为“银版摄影迷”。

由于银版照相法能够产生清晰的影像,英国科学家约翰·赫谢尔有感而发地写道:“把银版照相法视为奇迹实不为过”。有些人甚至把这发明视作魔法。

不过,这个新发明并非人人接受。1856年,那不勒斯国王禁制人进行摄影。这可能是由于摄影术被认为跟“凶眼”有关联。当法国画家德拉罗虚看见到银版照相法时,他惊呼:“从今天起,不会再有人画画了!”对于那些靠绘画为生的人来说,银版摄影术的出现使他们感到不安,深恐饭碗会给砸碎。一个评论员表达了一些画家的惧怕心情,说:“由于摄影术不受个人对美感的主观印象所影响,因此能把人目所见的现实世界忠实地重现出来”。此外,摄影术受到严厉抨击,是由于照片不留情面地反映现实,摧毁了人们渴望留住青春美丽的幻想。

达盖尔与塔尔博特

英国物理学家塔尔博特认为自己才是摄影术的发明者,因此对达盖尔宣布他的发明感到诧异。在达盖尔的宣布之前,塔尔博特已懂得怎样把影像保存下来。他用一张镀上氯化银的纸放在暗箱内,曝光后,再把这张纸上蜡,得出一个负像的透明片(底片),然后再将这透明片盖在另一张镀上氯化银的纸之上,放在阳光下曝光,从而得出一个正像(照片)。

塔尔博特的照相法起初不大引起人的注意,而且影像质素也差劣,不过,跟达盖尔的照相法相比,却有较佳的发展潜力。这是由于底片能复制出多幅照片,而纸制的照片也比达盖尔的银版照片便宜和容易处理。现代的摄影方法(使用软片来拍照)仍是以塔尔博特照相法为基础的,而达盖尔的银版照相法虽然起初大受欢迎,却逃不了被淘汰的结局。

不过,争夺摄影之父这个名衔的不单是尼埃普斯、达盖尔和塔尔博特。当达盖尔在1839年公布他发明的摄影术之后,由北半球的挪威到南半球的巴西,最少有24个人站出来声称自己才是摄影术的发明者。

改变世界的摄影术

社会改革家里斯在摄影术出现的早期,便看出它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引起公众对贫穷和人民的苦况的关注。1880年,里斯开始在入夜后拍摄纽约贫民窟,他把镁粉放在长柄的平锅里,然后点燃作为闪光灯。这样拍摄其实是有危险性的,他曾两次在拍摄时使房子着火,另一次还燃着了自己的衣服!有人说里斯的照片是令美国总统罗斯福入主白宫后,着手进行许多社会改革的其中一个原因。此外,杰克逊的一辑风景照,也促使美国国会在1872年把黄石公园定为首个国家公园,从而显示出照片的说服力多么强大。

大众化的新玩意

直至19世纪80年代末,摄影仍是昂贵和复杂的玩意,因此,许多对此甚感兴趣的人都望而却步。但到了1888年,伊士曼发明了柯达照相机——一部轻便易用,并装置了卷装软片的盒式照相机。伊士曼的发明可说为后来无数的业余摄影爱好者架桥铺路。

当整卷软片拍摄完毕后,照相机连软片会交到冲洗工场去。在工场里,软片会被拿出来冲洗,而照相机则会被装上新的软片。最后,照相机连同冲洗出来的照片就会一并交回客人。整套服务的价钱相当廉宜。柯达公司的宣传口号是:“你只需按掣拍摄,其余的交给我们”。这句话并无夸张失实。

到了今天,摄影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玩意,现在每年全球的照片拍摄量达数十亿幅,这反映出它受欢迎的程度从未减退。随着数码照相机的出现,摄影将会更为普及。今天的数码照相机,照片的解像度以百万像素计,一张小小的记忆卡就能记录数百幅照片了。高素质的照片甚至能透过家用电脑和打印机印出来。毫无疑问,摄影术经过了漫长的道路,才达至今天的成就。

[第20页的图片]

以银版照相法拍摄的巴黎全景,约摄于1845年

[第20页的图片]

可能是史上首张照片约摄于1826年

[第20页的图片]

许多画家都借助暗箱来绘画

[第21页的图片]

尼埃普斯

[第23页的图片]

达盖尔拍摄的银版照片(摄于1844年)达盖尔的照相机(下)

[第23页的图片]

塔尔博特的影室(约摄于1845年)塔尔博特的照相机(右)

[第23页的图片]

伊士曼手里拿着柯达2号照相机(摄于1890年)和装有软片卷轴的1号照相机

[第23页的图片]

杰克逊拍摄的风景照,这地方后来成为黄石国家公园(摄于1871年)

[第23页的图片]

现代数码照相机照片解像度以百万像素计

[第20页的图片鸣谢]

巴黎全景:Photo by Bernard Hoffman/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尼埃普斯拍摄的照片:Photo by Joseph Niepce/Getty Images; 暗箱:Culver Pictures

[第22页的图片鸣谢]

23页:塔尔博特的影室:Photo by William Henry Fox Talbot & Nicholaas Henneman/Getty Images; 塔尔博特的照相机:Photo by Spencer Arnold/Getty Images; 柯达照片、柯达照相机及达盖尔的照相机:Courtesy George Eastman House; 黄石国家公园:Library of Congress, Prints & Photographs Division, LC-USZ62-5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