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善惡摻雜的世界

善惡摻雜的世界

善惡摻雜的世界

在現今的世界,願意獻出自己去幫助別人的人也許看似不多,但其實,好些人都渴望與人為善,樂意向別人伸出援手。每年,多不勝數的人捐出數以億計的歐元,資助慈善事業。例如,在2002年,英國的慈善捐款就高達100億歐元,金額之大前所未見。自1999年以來,十位慈善家慷慨解囊,捐獻和承諾捐獻超過380億美元,去扶危濟困。

慈善工作者所成就的善工包括,為低收入家庭支付醫療費,教導單親家庭的孩子,資助發展中國家的免疫計劃,向貧困兒童提供書籍,為窮國的農民提供種畜,及向遭受天災的人運送救濟物資等等。

以上事實表明,人類有能力向人行善。但遺憾的是,有些人卻喪心病狂,做出令人髮指的惡事來。

惡事有增無減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有記錄在案的種族屠殺和政治衝突引起的大屠殺差不多有50宗。《美國政治學評論》雜誌(英語)說:「這些事件已導致至少1200萬名平民喪生。事實上,死亡人數可能多達2200萬。這個數目,比1945年以來死於國內和國際戰爭的人數還要多。」

20世紀後半葉,在柬埔寨,由政治原因所引致的死亡人數高達220萬。在盧旺達,種族仇恨導致超過80萬人喪生。在波斯尼亞,死於宗教和政治衝突的人超過20萬。

2004年,聯合國秘書長提及較近期的一些惡行:「在伊拉克,平民遭到冷酷無情的屠殺。救援人員、記者和平民被擄作人質,以滅絕人性的方式被處死。與此同時,伊拉克戰俘受到不人道的虐待。在達爾富爾,所有人被迫離鄉背井,他們的家園被毀,婦女慘遭強姦。在烏干達北部,兒童被弄至傷殘,及被迫參與駭人聽聞的惡行。在別斯蘭,兒童被擄作人質並遭殘忍地殺害。」

即使在所謂的發達國家,種族仇恨所引致的罪行也看來有增無減。例如,英國的《獨立新聞》報導,在2004年,當地「因為種族仇恨而受攻擊或虐待的人數,在過去十年內增加了11倍」。

既然人可以廣行善事,為什麼又會做出以上種種惡行呢?惡事會有絕跡的一天嗎?對這些令人困惑的問題,聖經提供了圓滿的答案,讀讀下一篇文章即可分曉。

[第2頁的圖片鳴謝]

封面:Mark Edwards/Still Pictures/Peter Arnold,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