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世聞點滴

世聞點滴

世聞點滴

骯髒的紙幣

加拿大的《環球郵報》說:「紙幣布滿細菌。」美國最近的研究顯示,市面上流通的紙幣,差不多都附有鏈球菌、腸桿菌、假單胞菌或其他細菌。《環球郵報》指出,這些細菌「對免疫能力薄弱的人,例如體弱多病的老人或愛滋病人,或多或少會構成危險」。有些紙幣還沾上了更可怕的細菌。研究人員說,也許該「洗洗」紙幣了。目前,日本的消費者可從某些提款機提取「潔淨的紙幣」;這些紙幣「曾被加熱到200攝氏度。這個溫度的熱力能殺死不少細菌,卻不會把紙幣熔掉」。《環球郵報》建議,接觸過紙幣硬幣後,都應該「洗手」!

鹽」多必失

自然學雜誌《野地》說,每年冬季,法國人在全國公路上撒下40萬到140萬噸鹽,好溶解冰雪。文章說:「這些鹽對環境造成的損害正逐漸浮現出來。」撒於路上的鹽在土壤中積聚起來,可能污染飲用的井水、地下水、湖水和池塘。道路撒了鹽,在其60公尺範圍內的弱小植物都被鹽醃死,而樹木的根尖也給鹽損毀。鹽分滲入樹根,會妨礙光合作用進行,久而久之,樹木就枯死了。有些動物來到路上舔鹽,結果被車撞傷,有些則因為一下子攝入太多鹽分而死去。在某些情況下,鹽也能使道路上形成薄冰;這些薄冰不易察覺,叫人防不勝防。如果路上有雪,司機通常會提高警覺,但路上沒有雪,許多人就比較大意,忽略了薄冰存在的可能性。專家的建議是:「撒鹽要適可而止。」

叫聲露端倪

據《經濟學家》週刊報導,灰林鴞的叫聲能把牠們的健康狀況反映出來。文章說:「英國生態學與水文學研究中心的斯蒂芬·雷德帕思及其同事,曾對英格蘭北部的基爾德森林裡22隻灰林鴞進行研究。」研究員「預先錄下了一隻雄性灰林鴞的叫聲,然後向研究對象播放,看看牠們隔多久才回鳴」。研究發現,如果灰林鴞血流裡的寄生生物較多,牠們就晚一點才回鳴。比較體內寄生生物最多的和完全沒寄生生物的灰林鴞,從聽到挑釁者的叫聲到實際回鳴的時間,前者比後者長一倍多。此外,體內較多寄生生物的灰林鴞回鳴時,音調也比健康的低。《經濟學家》說:「不鳴則已,一鳴則高下立見。」

從小薰陶,終生受用

波蘭週刊《女朋友》說:「如果父母把閱讀視為樂事,[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喜愛閱讀。」文章指出,今天的兒童愈來愈沉迷電視,因此父母要是騰時間給孩子念書,以圖畫為餌,引起注意後再加以解說,這樣做大有價值;就算孩子才兩歲,也能夠從中得益。閱讀過後,父母可以就剛念過的東西提出問題,看看孩子是否理解箇中內容。「如果孩子覺得悶了,……父母朗讀時就要加點動作表情,讓聲調有起伏變化,給閱讀增添生氣。」父母要探知孩子的興趣所在,談他們喜歡的事物。週刊也說:「要跟孩子說說自己兒時喜愛的讀物,或提及一些有趣的題目。……就算孩子已曉得念書,也要繼續讀給他們聽。有時候,只要把頭幾頁的部分內容念出來,孩子就會開開心心地讀下去了。」

味覺失靈

據日本的耳鼻喉專科醫生富田寬估計,該國每年有超過14萬人失去味覺,而年輕人所佔的比例之大,更前所未見。《讀賣新聞》說,某些藥物和疾病能導致味覺失靈,但富田醫生認為,當中約百分之30是由於沒攝取足夠的鋅所致。鋅是一種礦物質,身體不需要很多,但也是不可少的。文章說:「在製造味蕾細胞方面,鋅起著重要作用。體內缺乏[鋅],味覺就會逐漸失靈。」常吃無益或加工食品、飲食少變化,都是問題的誘因。文章也說,「許多快食食品都含有像磷酸鹽等食物添加劑。這類添加劑會消耗體內的鋅,或者妨礙身體吸收鋅」。富田醫生說,如果人發現自己吃什麼都淡而無味,就要多吃點鋅含量豐富的食物,例如蠔、小魚和動物肝臟等。此外,均衡而多變化的飲食能刺激味蕾生長。不過,假如問題嚴重卻不予理會,情況持續超過半年後,復元的機會就較微了。

清真寺多如雨後春筍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美國,清真寺的數目於六年內增加了大約百分之25,目前已超過1200座」,這顯示伊斯蘭教徒正與日俱增。喬治敦大學的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交流中心的主任約翰·埃斯波西托認為,現在美國「大約有400到600萬」個伊斯蘭教徒。根據四個設於美國的伊斯蘭組織最近的調查所得,教徒的數目可能更多。埃斯波西托說,不管孰真孰假,「移民不斷湧入,伊斯蘭教徒的家庭又往往人口眾多」,都會使教徒數目繼續增加,而且「不出數十年,伊斯蘭教就會成為美洲第二大宗教」。《紐約時報》說,上清真寺的人「以男性居多」。調查也顯示,「伊斯蘭教徒當中有不同族裔的人:三分之一是南亞洲人,百分之30是非裔美國人,百分之25是阿拉伯人」。

新建房屋不利健康

《新科學家》週刊說:「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屋齡少於一年的房屋所含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比全國衛生和醫學研究委員會建議的安全標準高得多,最高的更多達20倍。」甲醛是這類化學物的其中一種, 「會刺激皮膚,還可能致癌」。甲醛從建築材料,例如地板、傢具等,滲進空氣裡。報告說,新地毯釋出的苯乙烯,是另一種可能致癌的物質,而「油漆和溶劑也釋出各種各樣的有害化合物。對大部分人來說,這些化學品看來都不會構成嚴重威脅。不過,化學品可能會引致頭痛,小部分人,特別是容易起過敏反應的人,更可能大受影響」。

牛奶產量冠全球

《印度斯坦時報》指出,印度是現時全球最大的牛奶生產商。報導說:「關注環保的世界監察協會[設於美都華盛頓],曾讚許印度在生產牛奶方面所進行的改革。1994年,牛奶已成為印度最主要的農產品。到了1997年,印度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牛奶生產商。」萊斯特·布朗是世界監察協會的主席。報導引述了他以下這番話:「印度利用農業副產品和作物殘根而非穀物來飼養牲畜,這樣,穀物的數量能維持不變,而蛋白質的供應卻增加了。這番改革成績斐然,實在值得讚揚。」

消費便利易欠債

據《卡爾加里先驅報》說,先進科技使購物成為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時的活動,不少加拿大人都沉迷其中。報導說:「消費者可以不停地通過互聯網、電視購物頻道、郵寄方式或信用卡,即時購得貨品。」信用卡公司予人高信貸額,慫恿人大量消費。有些信用卡公司還提供額外「獎勵」,進一步引誘人大肆揮霍。卡爾加里大學的財政學教授拉里·伍德說:「一些人有錢購買東西,但為了獲得禮品或積分,卻先以信用卡付賬,打算在月底時才用現金支付賬單。結果,他們把錢花掉,並且欠信用卡公司錢。」不過,伍德相信問題不止於此。他覺得,消費者為了維持生活水平,可能寧願欠債,也不願省吃省穿。根據加拿大統計處於1999年所作的調查,加拿大人欠信用卡公司的錢共超過140億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