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糖尿病——“沉默的杀手”

糖尿病——“沉默的杀手”

糖尿病——“沉默的杀手”

肯恩21岁时,不知道怎么的常常觉得口渴难耐。此外,他也尿意频仍。到了后来,更大约每20分钟就要小解一次。不久,肯恩开始觉得四肢沉重乏力。他长期感到疲倦,视觉日渐模糊。

有一天,肯恩感染了病毒,疑团却因此解开了。他去看医生,证实他患的不只是流行性感冒,还患了第一型糖尿病(多尿症)。这个病令人体机能出现化学失调,严重妨碍身体吸收和利用某些养分,尤其是很难吸收一种称为葡萄糖的血糖。肯恩在医院住了六个星期,体内的血糖水平才稳定下来。

这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了。几十年来,糖尿病的疗法改进了很多。话虽如此,肯恩的糖尿病还没痊愈,世上也有不少人受着糖尿病之苦。据估计,现今患糖尿病的人多达1亿4000万。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的数目可能增加一倍。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医学专家自然很关注这个趋势。罗宾·戈兰医生是美国一所糖尿病诊疗中心的主管,他说:“很多人患上糖尿病,我们看出糖尿病已开始成为流行病。”

以下是世界各地关于糖尿病的报道: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际糖尿病研究所报道:“糖尿病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之一。”

印度:起码3000万人患了糖尿病,该国一位医生说:“大约15年前,患糖尿病的人绝少是40岁以下的。可是,现在每两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个是不到40岁的。”

新加坡:年龄介于30到69岁的人中,差不多每三个人就有一个患糖尿病。不少患者是儿童,有些年仅十岁就得了糖尿病。

美国:全国大约有1600万人患糖尿病,每年约有80万宗新症。此外,许许多多美国人自己有了糖尿病也不知道。

许多人患了糖尿病很久才给诊断出来,因而大大增加了治疗糖尿病的困难。《亚洲新闻》指出:“由于糖尿病的初期症状比较不明显,所以许多人都察觉不出自己有这种病。”因此,不少人把糖尿病称为沉默的杀手。

糖尿病既普遍,又致命。有鉴于此,接着的几篇文章会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 糖尿病有什么成因?

● 患者该怎样面对糖尿病?

[第12页的附栏或图片]

糖尿病何以得名

“糖尿病”的医学名称(diabetes mellitus)是由一个希腊词语和一个拉丁词语组合而成。希腊词语的意思是“用虹吸管输送”,拉丁词语的意思是“甜如蜜糖”。这两个词语把糖尿病的病征形容得相当贴切。糖尿病患者喝下饮料后,水分仿佛随即就从尿道排出体外,而且患者排出的尿液含有糖分。人们晓得用更有效、 更准确的方法验证糖尿病之前,他们采用的一个古老测试方法,是把患者的尿液倒在蚁冢附近;如果蚂蚁受到吸引走近,就显示尿液里带有糖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