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童年岁月太匆匆

童年岁月太匆匆

童年岁月太匆匆

天色阴沉,一架单引擎小型飞机慢慢加速,隆隆地飞离跑道。传媒十分关注这件事,特地派记者前来拍照采访。记者对当事人赞誉有加,说了不少恭维话。是谁那么触目?不是机上那个正式的驾驶员,也不是那唯一的男乘客,而是乘客的七岁小女儿。

小女孩将要驾驶小型飞机,刷新一项飞行纪录。他们定下紧凑的时间表,不能更改。传媒会在飞机降落的地点守候。因此,尽管乌云密布,三人仍然登上飞机。女孩坐在垫高了的椅子上,才能看到仪表板;踏板也安上垫子,让她短小的双腿能够踩得到。

很可惜,这次飞行很快就中断了。由于暴风雨猛然袭来,飞机紧急转向,接着失速下降,最后坠毁了。机上三人全部罹难。传媒立时收回赞誉,转而大肆报道这桩惨剧。有些记者和编辑,质疑传媒应否对惨剧负上部分责任。不少人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该让小孩驾驶飞机。美国已立法禁止小孩这样行。传媒力求报道轰动,大众则寻求快速解决方法,结果,潜在的严重问题往往被忽略了。

这宗悲剧叫人认真地看看时下的社会风气。今天,孩子被迫匆匆度过童年,小小年纪就要做大人才做的工作。诚然,不是每个孩子都经历上文谈到的惨剧,但不能否认的是,短促的童年会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让我们看看什么使童年岁月匆匆溜走。

拔苗助长

父母望子成龙,是可以理解的,但父母要是变得过度忧虑,对儿女要求过高,结果就会不知不觉间给他们太多压力。例如,不少父母越来越热中于让孩子参加课余活动,由体育运动至音乐、芭蕾舞不等。父母还不时聘请家庭教师作个别指导。

诚然,发掘孩子的潜质,培养他们的才艺兴趣,并无不妥之处。可是,父母会不会在这方面做过了头?答案很显然。有些孩子看来要承受太多压力,跟终日碌碌的大人所承受的差不多一样。《时代》周刊指出,“以前小孩能享受童年时光,现在却要赶功课;孩子活力充沛,本该尽情发泄,如今却像工蜂一样,只懂埋头苦干”。

有些父母期望孩子能够成为运动界、音乐界和演艺界的资优儿童,日后能平步青云。孩子还未出生,父母就为他们预先报读幼儿园,希望他们前途无量。不但如此,有些母亲还进“准妈妈大学”,给腹中的宝宝“上音乐课”,刺激正在发育的脑子。

有些国家的儿童未满六岁就要接受阅读能力和数学技能评估,这可能使儿童的感情大受创伤,情况实在令人忧虑。例如,小孩在幼儿园被评为“不及格”,后果会怎样?戴维·埃尔金在《拔苗助长》指出,学校太早和太仓促评核儿童的表现,主要为了方便管理,而不是为了提高教学素质。

孩子还未长大就给他挑大人的担子,会有什么后果呢?今天,社会认为孩子受过训练,就能做大人的工作,埃尔金对这种看法深感不安。他说:“这个观念反映我们已接受了年轻人要承担越来越多的压力,认为这是‘正常’的。”事实上,对儿童来说,什么才是合理的要求,人们的看法正在急剧改变。

望子成龙

许多父母教导儿女,胜利就是一切,这种好胜精神在运动方面尤其显著。他们觉得这不单没什么不妥,甚至是可取的。今天,许多儿童为要赢得奥运奖牌,就发奋努力。有些儿童想到胜利那刻的光辉,以及长大后能过安稳的生活,就一心要匆匆长大,甚至毅然放弃童年。

想想女子体操运动员,她们很年幼就接受严格的训练,小小身躯受尽折磨。为要参加奥运竞赛,她们不单长年累月操练身体,也要在心理上作好准备。不消说,得胜的只是少数。但对失败的而言,他们牺牲了宝贵的青春,真的值得吗?有时,甚至连得胜者后来也怀疑是否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

为要成为体坛超级巨星,这些女孩被迫匆匆长大,她们的感情也许能提早成熟,可是,严格的训练往往阻碍了身体的发育。有些女孩的骨骼不能正常生长。许多女孩出现饮食失调。另一些的青春期也推迟了,有的甚至迟了数年。不过,今天很多女孩却面对一个恰恰相反的难题:过早踏入青春期。(请看上面附栏)

应有尽有,独欠父母关怀

假如你认同娱乐界的吹嘘,你或许会以为,活得奢华就等于拥有美满的童年。有些父母拼命工作,给孩子应有尽有的物质享受。豪华房子,各式娱乐,华贵衣服,孩子全都一无所缺。

然而,不少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儿童,却酗酒吸毒,忧郁反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得不到父母关爱,因而感到愤懑,怨恨父母。儿童需要的,是父母经常陪伴,给他们爱心和关怀。父母本以为,努力工作能保障儿女活得幸福,可是由于无暇顾及儿女,结果适得其反。

朱迪思·保普哈齐博士指出,有些“富裕的家庭,父母双方都要外出工作。他们深知自己只顾追求物质,因而牺牲了家人,于是就溺纵儿女”。保普哈齐认为,这些父母“由于没有克尽天职,就以物质满足儿女,代替他们应尽的责任”。

父母失职,儿女难免身受其害。他们在物质方面虽然应有尽有,却失去了幸福童年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父母花时间陪伴他们,关爱他们。这些儿童没有父母管束,也没有父母循循善诱,他们在毫无准备之下,很快就要面对成长后必须面对的种种问题。“我要尝试吸毒吗?性滥交?发怒时动手打人?”他们很可能从同辈得知以上问题的答案,或模仿电视电影主角的行径。可是,这样做的后果不堪设想,很多时一失足会令童稚的真纯丧失了,有时甚至会恨错难返。

被迫做“大人”

无论是由于分居、离婚或是配偶死亡,双亲家庭突然变为单亲家庭,孩子的感情就会大受打击。虽然许多单亲家庭都能成功面对逆境,可是,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却被迫匆匆度过童年。

可以理解的是,单亲父母有时难免感到孤独,于是就把最年长的孩子当作家中的另一个“大人”。绝望之余,就拣了儿女做倾诉对象,要儿女负起他们还未能承担的重压。有些单亲父母太倚赖孩子了,要孩子分担自己的感情压力。

有些父母索性推卸责任,迫使儿女负起大人的担子。上文提到的卡门和她姐姐,就是受不了家中的苦况,于是决定离家出走,在街头过活。这些孩子年纪轻轻,就要养育弟妹。对他们来说,这实在太残忍了。

毫无疑问,要孩子匆匆度过童年,后果堪虞。可行的话,切勿让孩子的童年岁月匆匆溜走。可是,令父母深感安慰的是:他们可以 采取积极步骤,让下一代得享幸福的童年。什么步骤?让我们看看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6页的附栏]

性早熟引起难题

今天,女孩提前踏进青春期吗?科学家对这个问题仍议论纷纷。有的说,19世纪中期,女孩一般到17岁才开始发育;现在青春期的年龄却提早到13岁前。1977年,一项对美国1万7000个女孩所作的调查显示,百分之15的白种女孩和百分之50的美籍非裔女孩,在8岁时已出现性发育的早期现象。然而,有医生质疑上述调查结果,并且警告父母,不要把性早熟当作正常现象。

不管医生怎样说,性早熟叫父母和孩子都难以应付。《时代杂志》说:“身体的改变固然叫孩子感觉尴尬,但性早熟造成的心理影响更令人担忧。孩子天真烂漫,应该开开心心地玩耍,而不是要防范色鬼。……更何况童年已很短促。”文章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女孩要是思想还未成熟,但由于呈现女子身段,被人看作成年人,她会蒙受什么损失呢?”

很多时,失去的就是童真。女孩由于性早熟,遭人淫辱,结果永远受害。一个母亲直率地说:“早熟的女孩会吸引较大的男孩,像蜜糖吸引蜜蜂一样。”她们年纪轻轻就被迫性交,最后自尊尽失,良心有愧,甚至连身体和感情也受到伤害。这是多么高昂的代价!

[第5页的图片]

时间表安排得太紧迫,只会弄巧成拙

[第7页的图片]

灌输强烈的竞争精神给孩子,会扼杀他们对运动和游戏的乐趣

[第7页的图片]

物质不能代替父母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