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读者之声

读者之声

读者之声

择偶 衷心感谢您们在“圣经的观点:如何择偶”(1999年10月8日刊)一文里,向我们年轻之辈表现慈父般的关怀。许多年轻人由于缺乏人生经验,往往把迷恋误以为是真爱,结果轻率地结婚。我宁愿保持独身,也不愿意跟一个不 适合自己的人结婚。

S.R.M., 巴西

我现年40岁,还没有结婚。我天天都祈求耶和华让我觅得一个终身伴侣。我也努力培养各种有助于促进婚姻幸福的品德。这篇文章指出我们的结婚对象应当是个灵性坚强的人,跟自己有共同的目标,并努力结出上帝圣灵的果实。这些建议的确十分宝贵。谢谢您们刊出这篇文章,使我更决心要继续等候耶和华。

E.F., 美国

雨燕 多年来,我从阳台可以看到欧洲雨燕筑巢的情形。鸟儿在5月抵达,到8月却突然消失。谢谢您们刊出“疾如狂飙的雨燕”(1999年10月8日刊)一文。现在我对这种可爱的鸟儿有更多认识。

A.D., 德国

人物生平 至今我已从事了十多年的全时传道工作,我常常渴望写信答谢您们,因为您们出版的文章很有意思。我尤其欣赏那些记述海外传道员宝贵经历的文章。我一向都想成为海外传道员。像威廉·范塞尔和他妻子格娜一类的经历(见于1999年10月8日刊“喜出望外”一文),加强我到外地服务的愿望。

P.K., 美国

我看这篇文章时情绪很低落。有时候我觉得永远也无法达到自己的属灵目标。曾有一个时期,我对自己的全时传道工作看得很消极。然而,威廉和格娜虽然面对不少障碍,但观点却很正确、很积极,而他们的努力也获得耶和华的祝福。这使我深信,只要我保持坚强的信心,也必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K.C., 美国

外向 谢谢您们刊出“青年人问……为什么我不可以外向一点呢?”(1999年10月22日刊)一文。我现年17岁,这篇文章仿佛是特地为我而写的一样,把我的心声表达了出来。我常常听见人家说我性情孤傲,可是一个人即使比较沉默寡言,其他人也不该对他妄加批评。

R.R., 德国

我小时候曾患重病,后来就变得很内向、不合群。这篇文章帮助我正视自己的感觉,并设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正努力在会众当中建立友谊。

J.F.F., 巴西

数字不对! 我一向都喜欢阅读贵刊,内容通常都十分准确。可是,“世闻点滴”一段标题为“汽车热”(1999年9月8日刊)的报道指出:“估计在美国大约有4000万辆汽车正在运作。”但实际数字比这个数字大得多。

R.K., 美国

我们谨此向读者致歉。我们不慎引用了错误的统计数字。现时,美国已登记的汽车达一亿三千多万辆。——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