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谁会成为受欺负的对象?

谁会成为受欺负的对象?

谁会成为受欺负的对象?

莫妮卡一结束校园生活,就进入一家法律事务所当见习员,她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地适应就业生涯。

霍斯特约三十五岁,是个医师,已经成家立业,也有儿女。看来他名成利就,前途无限。

可是,莫妮卡和霍斯特都被同事滋扰。

莫妮卡和霍斯特有这样的遭遇,能够使我们明白一件事:哪一类人才会被同事欺凌,是无法预测的。其实做任何工作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被同事滋扰的对象。因此,你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呢?一个方法就是学会怎样跟同事保持和睦,即使有些人很难相处,也要跟他们融洽共事。

跟同事和睦相处

很多人从事的都是团队工作,他们要跟其他同事合作,使整队人团结一致,顺利运作。如果同事融洽相处,工作自然事半功倍;如果队员势成水火,那不但做不好工作,还容易受同事欺负。

什么因素会妨碍团队顺利运作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组员常常调动。在这种情况下,同事之间很难建立良好的关系;另外,新同事对工作流程不太熟悉,也会拖慢整个团队的进度;而且工作量增加,也会使整队人不断承受压力。

如果团队缺乏清晰的目标,队员就很难团结。比如说,团队主管要是缺乏自信,就会想尽办法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无心领导团队,他甚至可能煽动同事勾心斗角,好叫自己处于上风。团队分工不清也会使情况更糟,因为队员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例如,要是两个职员都以为发票该由自己签署,冲突就可能由此而起。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异常困难,不满的情绪常常郁结在心头。妒忌破坏了工作气氛,同事之间明争暗斗,在上司面前争宠邀功。一点小误会也会变成天大的侮辱。于是,小事变成大事,祸根也因而种下,同事间开始产生摩擦。

谁会遭殃?

一段时间以后,有个人可能会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怎样的人会遭殃呢?这个人很可能与众不同。例如,工作的地方可能只有一个女职员,或者只有一个男职员;有自信的人,可能被人视为个性太强;含蓄的人,可能被人觉得不可靠;年纪比人大或小,或者比别人更能干,都可能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根据一份德国医学杂志报道,不管遭殃的是谁,都会被恃强凌弱的人“肆无忌惮,恶狠狠地对待。欺负人的借此纾缓自己的压力”。受害人要是想扭转不利的情势,多半没什么用,甚至可能越弄越糟。由于受到的威吓越来越频密,而且持续不断,他就会越来越孤立无助。到了这个地步,他大概已经无法独力应付同事的攻击了。

当然,在工作的地方总会产生一些摩擦。可是大部分人都还记得,同事之间曾彼此合作,互相帮助,当时根本没有人欺负其他人。但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有所改变。正如一个医生说:“团结的精神渐渐消失,而大部分人的羞耻之心也随之泯没。”时至今日,人们在工作的地方开战,也不再有所顾忌。

因此,所有雇员都应该考虑以下问题:我们可以避免受同事滋扰吗?怎样才能跟同事保持和睦?

[第22页的图片]

滋扰者的最终目的,是使受害人遭到排挤

[第21页的精选语句]

如果同事融洽相处,工作自然事半功倍;如果队员势成水火,那不但做不好工作,还容易受同事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