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印度——“族群纷繁,却能和谐共处”

印度——“族群纷繁,却能和谐共处”

王国宣扬者的报道

印度——“族群纷繁,却能和谐共处”

印度有一句流行的口号:“族群纷繁,却能和谐共处。”这句话反映出该国许多不同民族的融合。印度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文化、语言、宗教、种族、服装和食物方面都十分多样化,因此,使不同的民族和谐共处绝非易事。尽管如此,在印度耶和华见证人的分社办事处却可以见到这种团结。那里的义务工作人员来自多个邦和直辖区,说多种不同的语言,却能融洽地一起工作和生活。

• 且以娜洁兰伊为例,这个年轻女子来自印度最西北部的旁遮普。娜洁兰伊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她的一个同学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并且试图引起娜洁兰伊对圣经的兴趣。由于这个同学不大懂英语,而当时《守望台》还未以旁遮普语印行,于是她请娜洁兰伊把杂志的资料译成旁遮普语,好帮助她明白。娜洁兰伊在《守望台》里读到的文章对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尽管受父母反对,她仍然继续进步,最后毅然献身给耶和华。今日她在印度的伯特利服务,做昔日叫她茅塞顿开的事,就是把基督徒书刊翻译成旁遮普语!

• 请也想想比乔埃的例子,他来自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由于他保持中立,拒绝参与含有国家主义色彩的仪式,结果给学校开除了。这宗案件在法庭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审讯,最后纯真崇拜大获全胜。法庭的这项有利判决为其他同类案件立下了判例。比乔埃得以回校修读。 *后来他考上大学,可是,不道德的风气弥漫整个大学校园,令他的良心深感不安。结果,第一个学期还未结束,他就辍学了。现在,他在伯特利服务已有十年之久。伯特利家庭的成员来自不同的族群,却能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地工作。比乔埃觉得跟他们一起生活及工作,所得的益处远超过任何高等教育所能给他的。

• 娜尔玛和莉莉守寡多年,今年已70多岁了。她们分别用了40多年时间从事全时服务。过去20年,莉莉一直在分社服务,把圣经书刊翻译为泰米尔语。娜尔玛则在13年前痛失丈夫,之后她加入伯特利服务。她俩刻苦耐劳,做事负责,堪作模范,大大促进伯特利家庭的团结。她们不但慷慨好客,又乐于跟年轻的家庭成员交往,分享多年来事奉上帝的喜乐。这些青年人也投桃报李,邀请她俩到自己的房间交往,并且在她们有需要时予以援手。她们真的立下优良的榜样!

在印度许多地方,人们由于彼此间的差异而时常引起纷争不和。但伯特利的义务工作人员却克服了这些难题,同属于一个和谐团结的家庭,欢欣快乐地为人服务。——诗篇133:1

[脚注]

^ 请参看英语版《守望台》1987年11月1日刊第21页。

[第8页的图片鸣谢]

Background: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