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与艺术结下不解缘

与艺术结下不解缘

与艺术结下不解缘

川端静子自述

“一群美丽的人把好消息传遍世界——耶和华见证人”以上是我一幅画作的题目,这幅作品在1999年法国凡尔赛一个画展上展出。

在画展举行前几天,法国的耶和华见证人在全国分发了1200万分传单,好让大众注意到见证人受到政府不公平的对待。我在画中赞扬见证人,因而获得特别奖。颁奖机构的负责人后来对我说:“你的确勇气可嘉。我既颁了这个特别奖给你,可见我也很有勇气。”

很多画家都借画来抒情达意,我也不例外。我用画笔抒发内心的情怀。我画的东西光明灿烂,充分反映出我内心的喜悦和欢乐。我自小就发现,把创意和画融为一体,是莫大的乐事。

寄情于画的因由

1920年,我在日本的盛冈出生,家境富裕。父母聘了家庭教师教导我和姐姐学习日本舞蹈、插花艺术、茶道、古筝、钢琴和唱歌等。这些课程实在叫人生厌。教师一来到,我就跑开,躲藏起来。家仆得到处找我,硬把我拉回来。

课程诸多限制,叫我好不反感。跟我素不相识的人竟然指挥我该怎样跳舞、怎样插花、怎样上茶。我感到大受约束,毫无思想空间可言,毫无个人目标可谈。可是,我绘画的时候,没有人会在后头窥看,没有人会指挥我做这个做那个。这种自由,正是我所渴想的。

我既然没有美术导师,就可以尽情发挥创意,用不着别人指指点点,诸多批评。我越来越敢于创新。我12岁左右就在爸爸的丝领带上直接绘上图画。过了不久,我在学校学缝纫时,把裙子的前幅剪掉一半,然后补上白布。老师看见也给吓傻了,却一言不发,像我爸爸一样。

梦想与现实

我念小学的时候,就立志长大后做个画家。我的志愿没有改变,还打算上大学攻读艺术。可是爸爸妈妈很反对。他们说在日本,读艺术的女孩子是没有人娶的。最后,我选读家政课程。

我对于外国的诗和书爱不释手。可是,那时很多人都把外语书视为敌人的书。人拥有这些书是一件冒险的事。我在学校读过五年法语,老师也是法国人。由于日本的情势改变了,人只消对外语感兴趣,也会被猜疑是支持敌国的。我们根本没有什么言论自由。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其间,有一个男子看过40张少女玉照,最后挑我做他的未来妻子,我听了不由得飘飘然起来。原来他的母亲曾跟朋友到我家附近,悄悄地对我打量了一番。后来这家人向我父母提亲。大家都劝说我接受这宗婚事。我跟那个男子只见过一次面,就与他结为夫妇了。

我们结婚后就遇上大规模的空袭,生命天天都大受威胁。整个城市沦为一片火海,我们的家园也受到殃及。劫后余生的人逃到山区避难,可是甚至在这些地区,我们也不时听见空袭警报,以及看见战斗机在天空掠过。人人都胆战心惊。人民吃尽苦头,无一幸免。大战结束后的十年间,人民的生活简直苦不堪言。

除了我们的三个儿女之外,婆婆和我丈夫的六个弟妹也跟我们住在一起。虽然我们聘了家仆,可是大家都必须到田间工作,才得糊口。在那段日子,我十分沮丧,鲜露笑脸,但又不敢用言辞去表达自己的感觉,生怕招人误会。后来,我发觉可以把内心的感受用画表达出来。

在艺术界渐露锋芒

人无论有多么卓越的艺术天分,也得奋斗一番,才会取得成就。我买了很多跟绘画有关的书,又拜过日本不少名画家为师。他们都没有建议我改变自己的绘画风格。这种风格是我在少年时就开始培养的。

我的画作引起了艺评家的注意。可是,我绘画只求乐在其中,从没有想过要把作品给人家看。但我后来开始关注到别人对我的画有什么看法。因此在1955年,我在日本东京的银座开了我平生第一个画展,题目是“默默耕耘,默默无语,我的生活写照”,画作都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这个展览十分成功。

与见证人接触

1958年,我们整家人迁居东京,因为我和丈夫都希望孩子能够就读好学校,接受优质教育。绘画成了我的生活重心,我每天都有五小时左右是画笔不离手的。到晚上,我和丈夫都出去跟各自的朋友见面。我们根本不晓得怎样教养儿女。

丈夫因工作关系而经常不在家里,教养孩子的担子自然落在我的肩头上,但我又担心自己管教无方。我小时候念过天主教学校,因此觉得圣经教育或许能够使孩子得益。当时我们住在东京市的大森,房子对面有一所路德会教堂。有一天,我对孩子说让大家一块儿上教堂去,但最后还是没有去。

第二天,一个耶和华见证人探访我家。当时是1959年初。我立即唤孩子过来,然后大家坐下聆听见证人的话。见证人根据圣经指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独特的时期,上帝很快就会铲除世上的罪恶。我请她下次带给我四本圣经和一些圣经书刊。对方提议每星期上门教导我们学习圣经,我立即就接受了。我问她这个课程每个月的学费多少,她却表示耶和华见证人是义务传道、分文不取的。她的话叫我大感惊讶。见证人跟我所认识的导师多么不同!

我的女儿很快就接受圣经的真理,我们甚至每星期都在家里举行集体的圣经讨论。可是,我跟见证人作过几次讨论后,就开始感到不安。那些日子,我很是痛苦。因此见证人来跟我研读圣经时,我不是躲起来,就是出外去。

我感到为难的是,我看出圣经的教训都是对的,而我也应当按照圣经的指引生活;但另一方面,我一心要做个出色的画家,我以为自己在思想上必须无拘无束,才能尽情发挥创意。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对我的画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画展上,我的作品渐渐被放在不大显眼的地方。

巴黎之行

我决定到巴黎走一趟,以期提高自己的绘画造诣。1960年,我到法国出席一个大型的日本画展。当时我是在场唯一的日本女画家。巴黎人的生活、服饰、意念、色彩等,都绚烂多姿。对我来说,那里样样都很新奇,很有吸引力。画展为期四天,连法国的一些高官竟然也出席。另一点叫我诧异的是,我所穿的和服很吸引当地的妇女。我决定在巴黎多逗留一段时间。

我因不晓得怎样从日本汇款到法国来,所以把和服卖掉,好弄点生活费。这样,我得以在接着的三个月里,到各大画廊研究画作。在画展上,有一个画家的作品挂在我作品的旁边,我常常想起他对我说的这番话:“我的画有如骄阳耀眼;你受到东方哲学影响,所以你的画也阴沉沉的。”

有一对耶和华见证人夫妇探访我,他们都在守望台社的巴黎分社服务。他们探访了我几次后,我终于答应跟他们一起参加基督徒的聚会。在聚会所里,我看见一个女士戴了一顶鲜红的宽边帽,十分漂亮;另一个女士所穿的裙子绿如翡翠,娇艳夺目。这一切都叫我看得出神。见证人的衣着品味高尚,我对他们不禁刮目相看。

聚会节目也叫我印象难忘。世界各地的见证人都按照同一的秩序举行聚会,所受的教导也是一致的。这使我看出,他们和他们的活动多么与众不同。我发觉自己正置身在上帝的子民当中,不禁深受感动。

决心事奉上帝

我回国后开始认真学习圣经。我看出人按照造物主的指引生活,所享的自由原来远超过我所想象的。上帝十分仁爱,他赐给我们各人不同的性格和天赋,同时让我们有自由好好加以培养,发挥所长。我渐渐明白到,人成为耶和华见证人,并非就要放弃对艺术的热爱。

随着我和女儿继续学习圣经,我们在属灵方面不断进步。有一个女儿在1961年受浸,象征献身给耶和华。到1962年,另一个女儿也受浸了。时至现今,她们都继续忠心事奉上帝。可是,我却迟迟还没有进至受浸的地步。当时巴雷弟兄负责督导耶和华见证人在日本的传道活动。在1965年,他对我说:“请想一想,在乐园里,完美的人所绘的画会是多么的美!”他的话令我十分鼓舞。次年,我终于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

事奉上帝与我的画

回想起来,我在生活和品格上的改变,对我的画作也产生了影响。我早期的作品一片阴暗,反映出我内心的悲痛和绝望。后来我开始学习圣经,得以认识造物主和他的美德,体验到事奉上帝的喜乐,得知生活方面应有的标准。我的感觉和胸怀既改变了,我的画作也大为改观。

现在我用很多时间传讲圣经的信息,经常向人传道。上帝的美德无与伦比,他定意使地球在耶稣基督的统治下成为乐园。我有幸告诉人这一切美事,令我深感喜乐和满足。圣经吩咐我们所从事的传道工作,给我很大的激励,我禁不住拿起画笔,把内心的兴奋抒发出来。随着我的喜乐大增,我的画也更灿烂明亮。

取材圣经

悉尼、维也纳、伦敦和纽约的有关机构,都请我在他们的画展上展出作品。我的画作最为欧洲人所欣赏。巴黎罗浮宫皇家艺术学院的专家曾说:“一个日本人对圣经和基督教竟这么全情投入,她的画所反映的喜乐,是宗教艺术史上前所未见的。这真是不可思议。”

圣经的诗篇执笔者大卫不但通过音乐抒发情怀,也运用自己的音乐天分,教导人认识上帝的奇妙作为。我的志趣也一样。我渴望赞美耶和华,也渴望别人能够从我的画领略到,认识耶和华和他无与伦比的美德,能够为人带来多大的喜乐。有一个艺评家这样论到我作品的题目:“画家妙笔生花,圣经主题鲜明。”别人能够从我的画作领略到圣经的力量,我感到十分兴奋。

1995年,世界艺术理事会颁奖给我,把我列为世上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论到我的画作,理事会说:“画家以圣经的话为题……。她每一幅画都取材自圣经,一个与上帝同行的艺术家理应这样。”

他们有这样的评论,是因为我常常在画里绘出一本翻开了的圣经。最近我还把一两页圣经贴在画上。这样,赏画的人不但看见我所选取的题目,同时也读到圣经里的话,接着他可以欣赏一下,我的作品如何画中有经,经中有画。

1999年,我有些作品在泰国曼谷展出。其中一幅画的题目是“耶和华上帝创造奇妙大地,让人安居其上”。另一幅的题目是“大卫王祷告说:‘耶和华啊,愿这民与你同心。’”我和几位画家应邀到泰国皇宫谒见国王。国王希望与我谈谈我的画,还向我提出不少问题。我有机会跟他交谈了很久,告诉他有关我的圣经信仰。离开皇宫前,我把一幅画送给泰王。

过去35年来,我获邀对其他画家的作品作出评价。我所喜欢的画都是能够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的。我觉得一幅画只要给我好印象,使我感到安宁,就是好画了。我十分欣赏耶和华见证人的书刊插图,这些插图把圣经的信息如实地传达出来。

事奉上帝的喜乐

我很高兴能够通过绘画这种独特的方式,为耶和华上帝作见证,告诉人他对地球所定的伟大旨意。我接受杂志社和电视台的访问时,尤其能够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作见证。事实上,我无论在哪里,无论跟谁说话,都找紧机会告诉人:我对耶和华上帝的信心,以及因事奉他而得的喜乐和满足,教我绘出别树一帜的画来。

假如我不再事奉耶和华,我的画作就必定会黯然失色了。正由于我是耶和华见证人,加上圣经的真理使我满心欣喜,所以我的画作能够绽放光芒。

[第21页的图片]

摄于巴黎

[第22页的图片]

与两个女儿合影的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