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1:1-31

  • 上帝創造天地1,2

  • 跟地球有關的六個創造日3-31

    • 第一日:光;晝和夜3-5

    • 第二日:水之間的空間6-8

    • 第三日:乾地和植物9-13

    • 第四日:發光的天體14-19

    • 第五日:魚類和鳥類20-23

    • 第六日:地上的動物和人類24-31

1  最初,上帝創造了天地+  大地混沌*,空無一物*,黑暗籠罩著茫茫大水的表面*+。上帝發出的力量*+運行在水面上+  上帝說:「要有光。」光就出現了+  在上帝看來,光是好的。上帝開始把光和黑暗分開。  上帝把光稱為「晝*」,把黑暗稱為「夜+」。過了晚上,到了早晨。這是第一日*  上帝說:「水和水之間要有空間*+,把水分開+。」  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上帝造出空間把水分開,空間以下有水,空間以上也有水+  上帝把這個空間稱為「天」。過了晚上,到了早晨。這是第二日。  上帝說:「天以下的水要匯合在一處,乾地要露出來+。」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10  上帝把乾地稱為「地+」,把匯合起來的水稱為「海+」。上帝看了,認為很好+ 11  上帝說:「地要長出青草和結種子的植物,還要長出果樹,各有各的類別*,果樹要結出果實和種子。」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12  於是,地上開始長出青草和結種子的植物+,又長出結果實和種子的樹,各有各的類別。上帝看了,認為很好。 13  過了晚上,到了早晨。這是第三日。 14  上帝說:「天空要出現發光的天體+,用來區分晝夜+,也作為劃分季節和年日的標記+ 15  這些天體要發光,在天空照耀大地。」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16  上帝立了*兩大發光的天體,大的管晝+,小的管夜,還立了星辰+ 17  上帝使這些天體在天空出現,照耀大地, 18  管晝夜,分光暗+。上帝看了,認為很好。 19  過了晚上,到了早晨。這是第四日。 20  上帝說:「水裡要出現成群游動的生物*,大地之上要有會飛的生物在天空飛+。」 21  於是,上帝創造了巨大的海洋生物*,還有各種在水裡成群游動的生物,各有各的類別,又創造了各種有翅膀會飛的生物,各有各的類別。上帝看了,認為很好。 22  上帝賜福給這些生物,說:「要繁衍增多,充滿海洋+。會飛的生物也要在大地上增多。」 23  過了晚上,到了早晨。這是第五日。 24  上帝說:「大地上要出現生物,各有各的類別,包括牲畜、爬行的生物*、地上的野生動物,各有各的類別+。」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25  上帝造出地上的野生動物,各有各的類別;牲畜,各有各的類別;地上各種爬行的生物,各有各的類別。上帝看了,認為很好。 26  上帝說:「我們+要按照我們的形象造人+,使他們跟我們相似+,讓他們管理海裡的魚、天上會飛的生物、各種牲畜和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管理整個大地+。」 27  於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上帝是按照他的形象把人創造出來的,他創造了男人和女人+ 28  上帝賜福給他們,對他們說:「要繁衍增多,遍滿地面+,開拓大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天上會飛的生物和地上的各種動物。」 29  上帝說:「整個大地上各種有種子的植物,以及各種有種子的果樹,我都給你們,作你們的食物+ 30  至於地上各種野生動物、天上各種會飛的生物,以及其他一切有生命並在大地上活動的,我把所有青草綠葉*給牠們作食物+。」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31  上帝看他造的一切,都非常好+。過了晚上,到了早晨。這是第六日。

腳注

混沌,又譯「無形無狀」或「模糊一團」。
又譯「一片荒涼」。
又譯「深淵的表面一片黑暗」。
又譯「神聖力量」。見詞語解釋:「神聖力量」。
又譯「日」。
在聖經裡,「日」可以指一段時期,不一定是24小時。
指大氣。
又譯「各按其類」。
直譯「造了」。這個希伯來語動詞可以指設立、設置、安排或準備,跟創世記1:1,21,27和2:3的「創造」不一樣。
生物,又譯「動物」,直譯「活的尼發希」。見詞語解釋:「尼發希;普緒克」。
又譯「海獸」。
看來包括爬行動物,以及正文提到的類別以外的動物。
又譯「綠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