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神圣教育,强化信心

神圣教育,强化信心

神圣教育,强化信心

“我们能在过去五个月用心钻研造物主的心思意念,学习以他的观点看事物,那是多大的荣幸啊!”在第122届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的毕业典礼上,一个应届毕业生这样说。这届共有56个毕业生。对他们来说,2007年3月10日将会成为他们永志难忘的日子。没多久,他们就会展开海外传道旅程,前往26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服务。

耶和华见证人中央长老团成员西奥多·杰拉斯弟兄热烈地欢迎台下6205个听众。他说:“我们深信这个毕业典礼会大大强化你们的灵性和信心。”他接着介绍四位讲者,他们将会根据圣经向毕业生提出适时的鼓励和劝勉,帮助毕业生成功执行海外传道职务。

鼓励的话强化信心

美国分部委员会成员利昂·韦弗首先发表演讲,他的讲题是:“要继续行善”。他指出,学员平均用了13年的时间,全时推广神圣教育,强化人的信心。他说:“你们所做的是一项善工,因为这能拯救人的生命,但更重要的是,这项善工能显扬我们的天父耶和华。”接着,韦弗弟兄鼓励学员要继续“顺应圣灵撒种”,不要放弃行善。(加拉太书6:8,9

中央长老团成员戴维·斯普莱恩向毕业生提出实用的建议。他的讲题是“要有好的开始”。斯普莱恩弟兄指出:“要保持积极,不妄下结论;要面露笑容,不诸多挑剔;要为人谦卑,并要尊重当地的弟兄。”他鼓励新的海外传道员要实践以上的建议,务求在海外传道职务方面有好的开始。他补充说:“你一踏出机舱,就要迈出最美好的一步。你向人‘传讲美事的好消息’,你的脚步是多么美好啊!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以赛亚书52:7

接着的演讲以“无庸置疑的产业”为讲题,讲者是基列学校的导师劳伦斯·鲍恩。鲍恩弟兄提醒学员,基列圣经学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这表明上帝的忠仆对圣经预言的应验深信不疑。(希伯来书11:1;启示录17:8)从那时起,基列学校一直培训学员,让他们有机会强化自己的信心。坚强的信心会推动毕业生勇往直前,热心向人传讲真理。

基列学校的另一位导师马克·努玛尔谈及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你们让我想起某个人”。他把听众的注意力引到以利沙的好榜样之上。以利沙在执行职务时显出信心和勇气。努玛尔弟兄根据列王纪上19:21指出:“以利沙甘愿调整自己的生活,把个人利益置于次要的位置,竭力传讲上帝的旨意。”他称赞毕业生也表现出跟以利沙相似的精神,并鼓励他们在执行新的传道职务时继续持之以恒。

信心推使人放胆发言

受训期间,学员努力强化自己的信心。他们也善用机会在周六和周日向人传讲好消息,结果有不少美好的经历。在接着的节目中,基列学校的另一位导师华莱士·利夫伦斯请学员复述及重演其中一些愉快的传道经历。节目的题目是:“我们信从了,所以我们这样说”,主题取自保罗在哥林多后书4:13所说的话。

下一个环节由两位伯特利成员丹尼尔·巴恩斯和查尔斯·伍迪主持。他们访问了几位弟兄,当中包括前海外传道员和现任海外传道员。受访者的个人经历表明耶和华关心他的忠仆,并赐福给他们。(箴言10:22;彼得前书5:7)其中一位海外传道员指出:“基列学校的教育确实使我和妻子亲身体验到耶和华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的信心大受强化。信心实在很重要,因为上帝的所有忠仆,包括海外传道员,都会遇上试炼、难题和忧虑。”

继续推广神圣教育强化别人的信心

来到毕业典礼的高潮,中央长老团的成员塞缪尔·赫德发表一个很合适的演讲,讲题是:“要继续强化弟兄的信心”。学员究竟为了什么目的而接受训练呢?“这项训练是为了教导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舌头去赞美耶和华,同时帮助我们在新的传道地区里教导人认识上帝的真理,并强化弟兄的信心。”不过,赫德弟兄提醒学员,人也可以误用舌头,说无益的话。(箴言18:21;雅各书3:8-10)他鼓励学员要效法耶稣的榜样,善用自己的舌头。有一次,门徒听过耶稣的话以后,彼此说:“他……使我们豁然明白圣经,那时我们的心不是像火一样燃烧吗?”(路加福音24:32)赫德弟兄说:“如果你们言谈积极,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激励弟兄姊妹的心。”

演讲结束后,毕业生就获颁毕业文凭。毕业生的代表宣读感谢信:“我们深深意识到自己有义务要善用所学的,忠信地执行海外传道职务。我们已经作好准备,甘愿到世上任何角落向人传道。我们所祈求的是,我们的传道工作能使欢呼赞美归于最伟大的导师——耶和华上帝!”在场的听众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个毕业典礼确实使在场每一个人的信心都大受强化。

[第17页的精选语句]

“如果你们言谈积极,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激励弟兄姊妹的心”

[第15页的附栏]

本届统计数字

学员所来自的国家:9

学员奉派前往的国家:26

学员人数:56

平均年龄:33.4

认识真理平均年数:16.8

全时服务平均年数:13

[第16页的图片]

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第122届毕业生合照

以下名字由前排开始,从左到右排列

(1) Howitt, R.; Smith, P.; Martinez, A.; Pozzobon, S.; Kitamura, Y.; Laud, C. (2) Fiedler, I.; Beasley, K.; Matkovich, C.; Bell, D.; Lippincott, W. (3) Sites, W.; Andersen, A.; Toevs, L.; Fusano, G.; Rodríguez, C.; Yoo, J. (4) Sobomehin, M.; Thomas, L.; Gasson, S.; Dauba, V.; Bertaud, A.; Winn, C.; Dobrowolski, M. (5) Yoo, J.; Dauba, J.; Mixer, H.; Newton, M.; Rodríguez, F.; Mixer, N. (6) Laud, M.; Lippincott, K.; Martinez, R.; Haub, A.; Schamp, R.; Pozzobon, L.; Toevs, S. (7) Howitt, S.; Kitamura, U.; Newton, D.; Haub, J.; Sites, J.; Thomas, D. (8) Sobomehin, L.; Matkovich, J.; Fusano, B.; Winn, J.; Schamp, J.; Andersen, D.; Dobrowolski, J. (9) Fiedler, P.; Bell, E.; Beasley, B.; Smith, B.; Bertaud, P.; Gasso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