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 | 聖經——寫給我們的書
為人類而寫的書
聖經是一本非常古老的書,究竟有多古老呢?聖經的寫作開始於3500多年前的中東。按時間來看,大約是中國的商朝時期,也比佛教在印度創立的時間早了十個世紀。——請見附欄「 聖經簡介」
聖經包含許多人生重要問題的答案
要是一本書對人的生活有幫助而且能提供實用的指引,這本書就必須讓每個人都可以看懂,也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才對。聖經正是這樣的一本書。它包含許多人生重要問題的答案。
舉個例子,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活在世上?」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幾千年,至今還是如此。但是問題的答案就在聖經創世記的頭兩章,這個記載追溯到數百億年前,聖經所說的「最初」,也就是當銀河系、星星、地球,整個宇宙開始存在時。(創世記1:1)聖經以漸進式的階段來描述,地球怎樣成為適合生物居住的地方,各種形式的生命怎樣出現在地球上,人類是怎麼來的,以及整個地球和人類存在的目的。
寫作風格清楚易懂
聖經裡有實用的建議幫助人解決日常生活的難題,而且這些建議都簡單易懂。請看看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聖經所用的文字都清楚直接而且吸引人。聖經沒有用抽象又神祕的詞語來表達,反而以具體而且一般人都能明白的方式來描述,就算是不容易了解的道理,聖經也使用日常用語來說明。
例如,耶穌用許多簡單的比喻來教導人,這些比喻都是人們日常熟悉的事物,因此能打動他們的心。聖經裡馬太福音5到7章的「登山寶訓」,就包含了許多簡單的比喻。有位聖經評注家說:「這是個實用的演講。」他評論演講的用意「不是跟人說大道理,而是真的可以指引 和改善我們生活的每方面」。你可以讀讀「登山寶訓」,只需要15到20分鐘就可以讀完,你會發現原來耶穌的教導是多麼簡潔有力。
其次,聖經的內容簡單易懂。這不是神話或虛構的書,就像《世界圖書百科全書》提到的,聖經大部分的內容都是「關於偉人或平凡人……以及他們的希望喜悅,成敗得失」。這些真實人物和事跡的記載,以及其中的重要道理,都讓我們很容易明白也感同身受。(羅馬書15:4)
人人都讀得到
如果我們要看懂一本書,書中所用的語言必須是我們熟悉的。今天,不論你居住在哪個國家,屬於哪個民族,都應該可以找到用你熟悉的語言出版的聖經。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聖經可以如此普及。
翻譯 聖經的原文是用希伯來語、阿拉米語、以及希臘語所寫成。今天能夠看懂這些語言的人不多,為了使聖經也能有其他的語言版本,翻譯員努力不懈地進行翻譯工作。多虧這些翻譯員的辛勞,聖經全書和部分經卷已翻譯成2700多種語言。所以目前世上百分之90的人,都能讀到翻譯成自己母語的部份經卷。
出版 起初,聖經的原文寫在容易腐爛的材料上,例如皮革和紙莎草。為了使寫下來的文字流傳下去,人們需要小心地反覆抄寫。這些聖經抄本非常昂貴,只有少數人負擔得起。不過在距今550年前,有了古騰堡的活字印刷術後,聖經的發行量大大提升了。根據估計,聖經或部份經卷至今已發行超過50億本。
從翻譯的語言數量和發行量來看,沒有其他宗教著作比得上聖經。顯然,聖經是為人類而寫的書。雖然,要明白聖經不是容易的事,但還是有方法可以明白。方法是什麼?我們可以怎樣從學習聖經中得益?下一篇文章會多一點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