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
以斯帖記提到的亞哈隨魯王相當於歷史上哪個波斯王?
▪ 根據聖經的以斯帖記,亞哈隨魯王選了猶太處女以斯帖作為王后,後來以斯帖揭發了一個陰謀,使她的猶太同胞不致被滅族。有多年時間,人們對於亞哈隨魯是哪個波斯王,一直意見紛紜。後來,學者分析了一些古波斯銘文,看出亞哈隨魯就是薛西斯一世,即大流士大帝(希斯塔斯皮斯)的兒子。薛西斯這個名字在銘文中的波斯語寫法,如果音譯為希伯來語,就會跟亞哈隨魯這個名字,在以斯帖記原文中的希伯來語拼法差不多完全一樣。
以斯帖記對亞哈隨魯的描述,完全跟薛西斯一世的情況吻合。根據以斯帖記,亞哈隨魯以埃蘭(中東一個地區)的書珊城為首都,他帝國的版圖東至印度,西達地中海的島嶼,而米底亞也受他所統治。(以斯帖記1:2,3;8:9;10:1)聖經學者劉易斯·佩頓說:「在所有波斯王中,只有薛西斯的情況與此完全一致。以斯帖記描述的亞哈隨魯,跟希羅多德和其他希臘歷史家描述的薛西斯,在性格方面也相當吻合。」
有什麼證據證明古埃及人懂得造磚?
▪ 根據聖經的出埃及記,埃及人強迫他們的希伯來裔奴隸造磚。這些奴隸每天都要用泥漿和乾草製造規定數量的磚塊。(出埃及記1:14;5:10-14)
在古代的尼羅河河谷,製造日曬磚是個重要的行業。今天,埃及仍然有一些古建築是用這種磚建成的。在底比斯(挪城)有個建於公元前15世紀的陵墓,屬於古埃及大臣萊克米爾,墓裡的一幅壁畫跟出埃及記所載的事差不多屬於同一時代,那幅壁畫描繪了當時的製磚過程。
《國際標準聖經百科全書》(英語)這樣解釋壁畫的內容:「人們先從水池中打水,再用鋤頭把水和泥拌勻,然後將泥漿運到製磚人附近。製磚人把木模子固定在地上,並把泥漿壓進模子裡。之後,他們把模子拿走,讓剛剛成形的磚塊在太陽下曬乾。當排成一行行的磚塊曬乾後,人們就把磚塊疊起來備用。近東地區的人現在仍然沿用這種製磚的方法。」
一些寫成於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的紙莎草紙文字資料,也提到奴隸造磚、以乾草和泥漿為造磚材料,以及工人每天要製造規定數量的磚塊。
[第22頁的圖片]
薛西斯(站著)和大流士大帝(坐著)的浮雕像
[鳴謝]
Werner Forman/Art Resource, NY
[第22頁的圖片]
萊克米爾陵墓中的壁畫
[鳴謝]
Erich Lessing/Art Resource,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