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耶稣是个怎样的人物?

耶稣是个怎样的人物?

耶稣是个怎样的人物?

耶稣从门徒口中得知别人对他的看法后,问门徒说:“你们呢?你们说我是谁?”据使徒马太记载,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活上帝的儿子。”(马太福音16:15,16)其他门徒的答案也类似。后来成为使徒的拿但业对耶稣说:“老师,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约翰福音1:49)耶稣表示他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通过我,谁也不能到父亲那里去。”(约翰福音14:6)耶稣在不同场合都把自己称为“上帝的儿子”。(约翰福音5:24,25;11:4)他曾施行奇迹,甚至把死者复活过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真的言之成理吗?

福音书关于耶稣的记载真的值得我们相信吗?书中描绘的是真实的耶稣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已故的圣经考证及注释学教授,弗雷德里克·布鲁斯说:“要用历史去考证古代著作的所有细节全都属实,通常是不可能的;不论这部著作是否圣经,情形都一样。如果作者值得信任,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了。作者的信用一旦确立,这部著作的细节就相当可靠。……虽然基督徒把《新约》纳为圣典,但这不会减低这本书在历史上的可信程度。”

福音书描述的耶稣引起不少争议,美国北达科他州詹姆斯敦大学,宗教学教授詹姆斯·爱德华,对这些异议作过一番研究后写道:“我们可以肯定,福音书对于耶稣的真相保留了多种重要证据。……为什么福音书这样描绘耶稣?最合理的答案是,耶稣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耶稣给门徒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真的由上帝差派,是上帝大能的儿子和仆人。福音书只是如实报道而已。” *

争相考证耶稣的身份

那么,圣经以外的参考书又怎样论及耶稣基督呢?他们对耶稣有什么评价?在塔西佗、苏埃托尼乌斯、约瑟夫斯、小蒲林尼和一些著名作家撰写的历史著作里,都曾提及耶稣。论到这些著作,《新不列颠百科全书》(1995年)指出:“在18世纪末,首次有人质疑耶稣是否真实人物,但证据并不充分。其后在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也有类似的争论。然而,这些独立的记载却证明,古时甚至反对基督教的人也从没有怀疑过耶稣是否历史人物。”

可惜,现代学者探索耶稣的“真正”身份时,总会提出毫无根据的揣测、空洞的疑问和无理的推论,抹杀了耶稣的真正身份。现代学者声称福音书的执笔者所写的都是神话,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学者颠倒是非,实在难辞其咎。一些学者更为了扬名而提出稀奇古怪的见解,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所谓的学者想象力,凭空虚构了一个“耶稣”,以致别人无法考证。

真正渴望认识耶稣的人,可以从圣经里寻找他。埃默里大学坎德勒神学院,研究新约与基督教的起源的卢克·约翰逊教授坚称,大部分学者研究耶稣的历史时,都没有参考圣经的客观评论。他指出,考查耶稣的一生和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及人类文化也许很有趣味。可是,他补充,从学者的评论显示,他们眼中的历史人物耶稣,跟“圣经”记载的耶稣判若云泥。圣经“着重描写耶稣的性格”、他传的信息和他作为救世主的角色。那么,耶稣的真性情是怎样的?他传的信息又是什么?

耶稣的真相

福音书是圣经里载有耶稣生平的四本书。这四本书都记述耶稣是个富于同情心的人。他怜悯害病、瞎眼和受苦的人,主动帮助他们。(马太福音9:36;14:14;20:34)耶稣的好友拉撒路死了,他的姊姊十分难过,耶稣也禁不住心里悲叹,更掉下泪来。(约翰福音11:32-36)事实上,福音书里描述的耶稣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他同情麻风病人,为门徒的成就而自豪;对那些不近人情、墨守成规的人却满腔义愤;耶路撒冷拒绝承认弥赛亚,他也为此大感忧伤。

耶稣施行奇迹时,总会把焦点集中在他要帮助的人身上,说:“你的信心叫你痊愈了。”(马太福音9:22)耶稣称赞拿但业“是个真真正正的以色列人,他心里没有诡诈”。(约翰福音1:47)有一次,有人批评一个女人为了感激耶稣而送的礼物太昂贵,但耶稣为她辩护,更说这个女人所做的事会受到记念。(马太福音26:6-13)耶稣表明自己是门徒的挚友,“爱他们到底”。(约翰福音13:1;15:11-15

福音书也表明耶稣明察秋毫,善解人意。他曾经在井旁跟一个妇人、在园子里跟一个宗教导师以及在湖边跟一个渔夫交谈,这些人跟耶稣谈了不久,就立即被耶稣的话吸引,大受感动,吐露真情。虽然当时有权势的人高高在上,漠视下情,但耶稣却为平民拥戴。人人都觉得跟耶稣一起是赏心乐事。耶稣平易近人,连小孩子也很喜欢亲近他。有一次,耶稣以一个小孩作例子,他不仅叫孩子站在门徒面前,更“用臂膀环抱着他”。(马可福音9:36;10:13-16)不错,福音书告诉我们,群众为了听听耶稣的金玉良言,愿意花三天跟耶稣一起,可见他魅力超凡。——马太福音15:32

虽然耶稣十全十美,但他从不高傲自大,对人吹毛求疵。无论平时或传道时,即使他遇到极不完美,甚至罪大恶极的人,也不会专横跋扈,任意欺压他们。(马太福音9:10-13;21:31,32;路加福音7:36-48;15:1-32;18:9-14)耶稣从来不苛待别人,也不把重担加在别人身上。相反,他说:“你们所有辛苦劳碌……的人啊,到我这里来吧,我要叫你们安舒。”门徒也认为耶稣“性情温和,心里谦卑”;他的轭是容易负的,他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28-30

福音书把耶稣描绘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这么一位非凡的人物,要由四个人一起捏造,并以四种不同的手法连贯一致地写出来,这实在很难办到。如果四个作者要虚构一个人,而他们所描述的人却不谋而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历史家格兰特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不同的福音书都以十分生动的笔触描绘一个动人的青年男子,他在妇女当中往来,其中包括一些声名狼藉的女子在内,他却丝毫没有表现任何矫揉造作或假正经,也没有溺于感情,反而随时随地保持单纯、忠贞的品格,这怎么可能呢?”一个可能性是,这个男子的确存在过,而且他的言行跟圣经的记载完全相符。

耶稣与你的未来

圣经除了论述耶稣在地上的生活外,也透露他降世为人之前已经存在。他是上帝独生的儿子,“在受造的万物中,他是头生子”。(歌罗西书1:15)二千年前,上帝把儿子的生命从天上转移到一个犹太妇女的腹中。(马太福音1:18)耶稣在地上传道时向人宣告,上帝的王国是困苦人的唯一希望。他也训练门徒继续传讲这个好消息。——马太福音4:17;10:5-7;28:19,20

公元33年尼散月14日(大约4月1日),耶稣被逮捕,受尽折磨,后来被人诬告,以造反的罪名被判死刑。(马太福音26:18-20,26:48-27:50)耶稣的死亡成了赎价,让事奉上帝的人从罪的奴役得释放。他们借着信靠耶稣而得享永生。(罗马书3:23,24;约翰一书2:2)尼散月16日,耶稣复活过来,不久就返回天上。(马可福音16:1-8;路加福音24:50-53;使徒行传1:6-9)耶稣复活后就被耶和华任命为君王,他执掌王权,着手实现上帝对人类原定的旨意。(以赛亚书9:6,7;路加福音1:32,33)圣经指出耶稣在履行上帝旨意方面担任举足轻重的角色。

公元1世纪,群众接纳耶稣的身份,就是应许的弥赛亚或基督。耶稣被派到地上来,昭雪耶和华的统治权,为人类牺牲生命作赎价。(马太福音20:28;路加福音2:25-32;约翰福音17:25,26;18:37)要是人没有肯定耶稣的身份,他们面对猛烈的迫害时,根本就没有力量跟从耶稣。可是,他们勇敢无畏,热心遵行耶稣的吩咐,“使所有国族的人”成为门徒。——马太福音28:19

今天,数百万诚实无伪的基督徒通过学习圣经,知道耶稣绝不是虚构的传奇人物。他们承认耶稣已在上帝建立的天上王国里登基作王,不久就会统治整个地球。上帝的政府应许会把世上的难题一举铲除,这实在是个好消息。真正的基督徒会顺服耶和华拣选的君王,把“这王国的好消息”告诉别人。——马太福音24:14

基督是永活上帝的儿子,所有支持这个王国安排的人,都会活下去而永远得福。你也可以享有这些福分!本刊的出版者很想帮助你认识真实的耶稣,我们乐意这样做。

[脚注]

^ 5段 关于福音书的详细证据,请参阅《圣经——上帝的话语抑或人的话语?》第5-7章,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他们怎么说

“拿撒勒人耶稣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导师。……但愿所有印度人都以尊重的态度学习耶稣的教训,这才算死而无憾。”——印度领袖甘地,《耶稣传扬的信息》。

“这个人物实实在在,沉实稳重,无懈可击,完美无疵,深具人格,但超乎常人,绝对不可能是凭空塑造的。……要塑造一个耶稣,就得有一个比耶稣更伟大的人才行。”——菲利普·沙夫,《基督教会史》。

“几个平凡的人在同一个世代里……竟然能够塑造出这么威严有力、亲切感人的品格,这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这么激励人心,天下一家的理想,这就真是奇迹了。这比福音书所载的任何奇迹更令人难以置信。”——威尔·杜兰特,《凯撒与基督》。

“一个被虚构出来,作为宗教幌子的人物,竟然能够发起一场举世瞩目的宗教运动。而这件事是许多真实的人物梦寐以求,但却做不到的,简直不可思议。”——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智海浮沉》。

“作为一个人文历史家,我深信,不管福音书以什么文体写成,都绝不是什么传奇。福音书没有传奇色彩。……我们对耶稣的生平所知甚少,没有任何作者会以这种手法写传奇。”——克莱夫·刘易斯,《基督教史》。

[第7页的图片]

福音书表明,耶稣是个感情丰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