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儆醒!》救他一命

《儆醒!》救他一命

《儆醒!》救他一命

《儆醒!》1999年12月22日刊,封面文章为“为什么绑架已令人人自危?”。威廉·路易斯·特雷尔说这期《儆醒!》救了他一命。

2000年3月10日星期五早上10时左右,特雷尔在自己家里被小约瑟夫·帕利琴斯基用枪威吓胁持。特雷尔说在遭绑架期间,他时刻记住《儆醒!》这系列文章的建议。建议是研究绑架问题的专家,就人质可以怎样应变而提出的,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要跟绑架者合作,避免固执己见。人质越是顽抗,就越发受到虐待,遇害的风险也就相应地增加。他们大有可能成为绑架者的主要攻击对象。

“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记住,大多数的人质都能够从绑架事件中挺过来。”

“可行的话,跟绑架者闲聊,设法跟对方保持联络。绑架者要是对你有点恻隐之心,就不会那么轻易动手伤害你,或把你置于死地。

“用温和有礼的态度把你的需要告知绑架者。”

“友好关系对人质能起保护作用,正如《犯罪行为》一书指出:‘人质和劫持者越是相互认识,就越能相互产生好感。这个现象说明,劫持者跟人质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不会那么轻易动手伤害对方。’”

威廉·特雷尔,53岁,是个耶和华见证人。他被胁持长达约十四小时,大部分时间被人用手枪威吓着,虽然这样,他却尽力把上述建议应用出来。特雷尔住在离美国95号州际公路不远的乡郊地区。帕利琴斯基偷来的车辆汽油耗尽,于是来到特雷尔的住所,上前敲门。

帕利琴斯基要杯水喝,还请求特雷尔开车送他到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特雷尔表示乐意帮他一把,还说可以安排其他人送他到弗吉尼亚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在那里他可以转乘公共汽车继续上路。当特雷尔转过身来,正要给来客一杯水时,看见帕利琴斯基拿住手枪指向自己。帕利琴斯基命令特雷尔开车送他到巴尔的摩。

应用建议

特雷尔的车沿95号州际公路行驶。开车的时候,他留意跟从帕利琴斯基的指示,保持固定车速,不超速驾驶,也不试图引起他人的注意。特雷尔不慌不忙,最后跟31岁的帕利琴斯基闲聊起来。特雷尔对帕利琴斯基的处境深表关注,想知道他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帕利琴斯基告诉特雷尔,三天前,他到跟他分了手的女朋友,特蕾茜那里去。当他强行带走女朋友,却受到特蕾茜的朋友劝阻,帕利琴斯基于是向他们开枪,杀死了特蕾茜的两个朋友和一个邻居。后来,特蕾茜得以摆脱帕利琴斯基逃走了。

第二天的晚上,帕利琴斯基在试图劫走一辆汽车期间,开枪射中一名年仅两岁的男童,男童的下巴给打碎了。珍妮弗·琳·麦克唐奈开的车子也被击中,珍妮弗不幸饮弹身亡。她跟丈夫托马斯都是耶和华见证人,正前往王国聚会所参加聚会,他们两人当晚都有节目要担任。另有子弹落在专为儿童而设的汽车椅上,椅子是珍妮弗那一岁大的儿子用的。珍妮弗的母亲,萨拉·弗朗西斯说: “就只有那个晚上他们没带同儿子到王国聚会所去,不然,我们要痛失两个亲人了。”

特雷尔继续温和地跟胁持他的人攀谈,帕利琴斯基说他从没想过要伤害任何人,他深爱特蕾茜,只想跟她一起生活。特雷尔说: “我告诉他,发生了的事情改变不了,但是,他可以改写未来。我劝他向警方自首,还保证会到监狱探望他,跟他研读圣经。”后来据悉,帕利琴斯基自1987年高中毕业以来,生活一团糟,不是坐牢、进精神病院,就是被判接受感化,只有十个月是例外的。

特雷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基督徒长老,他提出圣经里真实人物的经历,劝导这个精神有问题的青年男子。特雷尔谈及以色列王大卫的经历。大卫是个好人,可是却恋上手下一名士兵乌利亚的妻子。后来妇人因跟大卫通奸而有了身孕,大卫于是暗中安排乌利亚战死沙场。不过,当有人机巧地指出他的错来,他就衷诚悔悟,最后复得上帝的喜爱。——撒母耳记下11:2-12:14

特雷尔跟这个潜逃犯相处挺融洽,昵称他为乔迪。后来他们在一家商店门前停下车来,帕利琴斯基差特雷尔往店铺买点食物和一台便携式电视机。要是特雷尔试图通知其他人,帕利琴斯基恐吓会杀死更多人。特雷尔意识到帕利琴斯基情绪极不稳定,只好同意依他意思而行。最后,帕利琴斯基犯案的经过给11时晚间新闻报道出来,帕利琴斯基看过新闻报道以后,搂着特雷尔道别,随即悄然走进巴尔的摩的郊区去。

过了一星期左右,帕利琴斯基又再度胁持人质,这次他在房子里被警察重重围住。由于绑匪时常提及特雷尔,警方请来特雷尔帮忙跟帕利琴斯基交涉。可惜,谈判并没成功。3月22日警察闯进帕利琴斯基胁持人质的住宅,开枪把他击毙。此外,再没有其他人受到伤害。

特雷尔说他能安然脱险,全是这期《儆醒!》的功劳。事件发生之后,他领取了约六百本同期杂志,分发给数以百计的人阅读。特雷尔很高兴自己养成经常阅读《儆醒!》的习惯,杂志内容对人深具价值、大有造益,相信你也可以从这个优良习惯得益。

[第26页的图片]

威廉·特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