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14:1-35
注释
水肿 指体内有过量的液体积聚,主要表现为身体浮肿,可能是重要器官的功能严重衰退的一种症状。译作“水肿”的希腊语词,从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开始为古代的医生所使用。在古代,水肿这种症状令人惧怕,因为这通常意味着患者会突然死去。有些人认为,那个人在安息日被带到耶稣面前是法利赛派的人设下的圈套,因为第1节表明,那些法利赛派的人“密切注视着他”。路加福音中至少有六个奇迹是其他福音书没有记载的,这是其中一个。(另见“路加福音简介”)
比喻 希腊语是pa·ra·bo·leʹ,字面意思是“并排放在一起”,可以指比喻、俗语或寓言故事。耶稣在解释某件事时,常常会把这件事跟另一件相似的事“并排放在一起”,也就是把它比作那件事。(可4:30)耶稣的比喻都很简短,他也常用虚构的故事来阐述一个道德或宗教方面的道理。
上座 在耶稣的时代,赴宴的客人用餐期间会斜躺在围绕桌子三面摆放的卧榻上,仆人则从第四面服侍用餐的人。卧榻的数目视桌子的大小而定。有时一张卧榻可以供四五个人使用,不过一般是三个人。用餐的人通常是左肘支在软垫上,头朝着桌子,用右手吃饭。根据传统,卧榻上的三个位置代表高中低三个等级。
比喻 见太13:3的注释。
享用宴席 又译“用餐”,直译“吃饼”。圣经时代的人以饼为主食,因此在希伯来语和希腊语中“吃饼”的意思就是“吃饭”“用餐”。意思为“吃饼”的希伯来语原文,常常译作“吃东西”(创37:25)、“用膳”(撒下9:7)或“吃饭”(王下4:8;传9:7)。在路加福音14:1,译作“吃饭”的希腊语原文的字面意思也是“吃饼”。
爱我不胜过爱 直译“不恨”。在圣经原文里,字面意思为“恨”的词有好几层意思:可以指出于恶意的仇视,这种恨意会促使人伤害别人;也可以指强烈的反感或极度的厌恶,人会因此避开自己恨恶的人或事;还可以仅仅指爱得没那么深。例如,当圣经原文说雅各“恨”利亚爱拉结时,意思只是说他对利亚的爱没有对拉结的那么深(创29:31及脚注;申21:15及脚注),而这种用法也出现在其他古代犹太著作中。由此可见,耶稣的意思并不是要跟随他的人仇视或厌恶自己和家人,否则他的这句话就跟圣经的其他教导互相矛盾了。(参看可12:29-31;弗5:28,29,33)
性命 直译“普绪克”。希腊语词psy·kheʹ(普绪克,有些中文译本译作“灵魂”)的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在本节经文里,这个词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因此,耶稣的意思是,他真正的门徒必须爱他胜过爱自己的性命,甚至甘愿在必要时牺牲生命。(另见词语解释“尼发希;普绪克”)
苦刑柱 又译“行刑柱”。希腊语是stau·rosʹ(斯陶罗斯),在古典希腊语中这个词主要是指一根直立的木柱或桩子。在圣经里,这个词也常常用来比喻跟随耶稣的人会经历的苦难、羞辱、折磨甚至死亡。耶稣曾三次说过跟随他的人必须背起自己的苦刑柱,这里是第三次。之前两次记载在(1)马太福音10:38;(2)马太福音16:24;马可福音8:34;路加福音9:23。(另见词语解释)
盐 一种矿物质,用于防腐和调味。在这里,耶稣强调的可能是盐的防腐作用。他的门徒能帮助人跟上帝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帮助人持守崇高的道德标准。
盐不咸了 在耶稣的时代,盐主要产自死海一带,而且混杂了其他矿物质。如果这种盐失去了咸味,就只会剩下没有味道、没有用处的残渣。
多媒体资料

在公元1世纪,人们通常会斜躺在桌旁用餐。用餐的人会把左手支在软垫上,用右手拿东西吃。按照希腊和罗马的习俗,用餐的房间里通常有一张低矮的餐桌,旁边围绕着三张卧榻。罗马人把这种餐厅称为“三卧榻餐厅”(拉丁语是triclinium,源自意思为“有三张卧榻的房间”的希腊语词)。这种座位安排通常可以让9个人用餐,每张卧榻3个人,不过后来人们往往使用较长的卧榻来容纳更多人。根据传统,餐厅里各个卧榻的位置代表不同的等级,一张地位最低(A),一张地位居中(B),一张地位最高(C)。同一张卧榻上的各个座位也代表不同的地位,中间的人地位高于右边的人、低于左边的人。但在正式的宴席上,主人一般坐在地位最低的卧榻上最左边的座位(1),而上座就是中间卧榻上最靠近主人的座位(2)。虽然不清楚犹太人在多大程度上采纳了这个习俗,但看来耶稣确实借这个习俗来教导门徒要谦卑。